b)長期存在身體或精神上的疾患:影視劇中很多對於天才和自己伴侶關係的刻畫,也很像是依賴共生關係,天才通常會被描述成精通於某個領域,但生活上非常不能自理。而其伴侶則一邊抱怨著:「你怎麼連這都不會,沒了我你可怎麼辦?」,一邊包辦天才伴侶生活上的一切。
2.自尊和自我成熟度較低
依賴者的自我評價是偏低的,他人的評價會極大地左右他們對自己的看法。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往往也較低,總是認為自己什麼事情也做不好,所以他們習慣於去依賴他人,讓對方為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逃避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3.認定自己的快樂取決於他人
依賴共生關係中的人,幾乎把自己的幸福感完全建立在別人的行為、想法之上。他們深信自己的快樂是取決於對方的行為。如此,他們就會對對方產生極強的控制欲。依賴者希望對方照顧自己,被依賴者暗暗期待著對方一直消沉下去,從而可以繼續依賴自己,達到對對方的控制。
依賴者的潛台詞是:「我需要一個完美的伴侶來讓自己的生活圓滿。」而被依賴者則堅定地認為:「他還是挺好的,只要他肯改,我們就會幸福。」
4.對他人有過度的責任
被依賴的人通常會迫切地感到自己應該對他人的情緒、想法、行為、幸福負有重大責任。這份責任甚至超過了應有的範圍。
「如果我不插手他的生活,他一定會活得很慘。」
「他沒了我可怎麼辦啊。」
「我不想做這份工作,但是為了他,我只能堅持下去。」
這種對他人過度的責任,可能會使對方變得更依賴、更無法獨自生活,而這正是共生關係得以持續的原因之一。
5.雙方的關係會因為缺乏平衡而受到破壞
依賴者與被依賴者的關係,會因為依賴與獨立之間的不穩定、缺乏平衡而受到破壞。嚴重依賴的時候,兩人就像黏在一起的,一旦依賴的一方變得稍微獨立(經濟上或人格上),被依賴者就會因為「不再被需要」而感到沮喪或疏遠,兩人的關係忽冷忽熱,生活很難維持長久的平穩。就如同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墮落》一書中寫道:「也許我們並不希望改掉我們的弱點,也不希望變得更好,只是希望在我們的道路上受到憐憫和鼓勵。」
是什麼在維持依賴共生關係?
1.沉溺
依賴共生關係是具有自循環動力的。首先,依賴者因為低自尊、對於愛的需求和反覆強迫行為而感到痛苦。這使得他們會沉溺於一段人際關係中,以求他人能幫自己擺脫痛苦。
而這種依賴可能會讓關係惡化,惡化的關係增強了罪惡感與羞恥感,然後引發新一輪的自卑,這種循環就是維持依賴共生關係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