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國是由党項族在五代十國時期建立的王朝,國土面積不大,人口更是不超過200萬。可是,在西夏內部鬥爭時,北宋仍無法趁機拿下,只得乖乖繳錢避免戰爭;就連打遍天下、建立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連續攻打6次西夏,都以失敗收場,甚至連遺命都是「殄滅無遺,以滅之、以死之」,命令後人繼續攻打,不只要把西夏打下來,還要把他們亡國滅種,一個都不能留!
全民皆兵的剽悍民族
党項族原是羌族的一支,從唐代晚期開始在西北快速發展,在北宋初期由李元昊正式建國。雖然和占領北方的遼國與在南方的北宋相比,西夏的疆域不算大,人口也不超過200萬,但卻能與兩國鼎足抗衡,原因無他,正是党項族剽悍的民風。
原本是遊牧民族的党項族,自古以來就實施全民皆兵制,更是以戰立國,平時生產,戰時作戰,軍事與社會經濟合為一。不論男女都須精學騎射,党項人的戰馬和兵器也曾被稱為天下第一,更有「寧獵蒼鷹不獵兔,寧獵猛虎不獵狐」的俗諺,可見其頑強剛烈的戰鬥精神。
他們不但模仿宋朝設置地方軍,也保留原始部落中的制度,有砲兵、重甲騎兵、擅長騎射的騎兵,他們的步兵更是擅長山區作戰,還有設置專門抓俘虜的「擒生軍」和在前線當炮灰的「撞令郎」,軍事布置十分嚴謹,兵力強大。
從三國鼎立到夾縫中求生存
西夏建國之後,在好水川一戰大勝宋軍,消滅了宋朝最精銳的部隊,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西夏也損失慘重,後簽訂宋夏合約,西夏獲得大量好處。西夏與遼也打了一仗,遼國的兵力因久未經戰而不敵西夏,兩國簽訂條約後,正式成了宋、遼、西夏三國鼎立的局勢。
然而,隨著西夏國內的爭權與分裂,加上夏崇宗乾順一改先祖作風,尚文重法,將帝國發展至即盛,並開始透過外交手段擴展勢力,先是聯遼抗宋,又依附金朝獲得諸多好處,也許是此時嘗到甜頭,後來西夏也常用外交聯合方式對抗敵國。
12世紀末,鐵木真帶著蒙古帝國崛起,在平定蒙古草原後,野心極大的鐵木真欲打破了宋、遼和西夏之間微妙的平衡,一統天下,首先目標瞄準了同樣是遊牧民族、相對實力較弱的西夏,只是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打竟然6次才打下來。
成吉思汗放不下的6次進攻
縱使西夏擁有60萬大軍,但畢竟已安逸多年,不再像建國初期那般驍勇善戰,加上鐵木真率領的蒙古騎兵殺意正濃,首次進攻便殺西夏措手不及,不過謹慎的鐵木真不打算一舉將西夏殲滅,而是探探虛實、搶搶戰利品。第二次蒙古很有信心地挑了西夏北方的城市攻打,沒想到耗費了40多天、無數蒙古鐵騎戰死城下才破城,蒙古將軍惱羞成怒轉而屠城,並打算以此城為根據地繼續進攻,但西夏死守道路,雙方僵持五個多月,蒙古才因糧草耗盡而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