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積極鼓勵女性就業,隨著學歷普遍提高,更多女性盼望投身職場,力爭上游。然而,這些不過是理想的表象。現實是,不少就讀高等學府的女子,放棄以管理層為目標的「總合職」,選擇從事業務相對簡單的「一般職」。這些取捨的背後,充滿無奈、掙扎和妥協。
在大部分日本公司,「總合職」走的是所謂出人頭地路線,這些員工會被委以重任,需要日夜拚搏,甚至為了工作遷居;而「一般職」雖然同屬正職,但上至整理資料下至斟茶遞水,職務多以輔助「總合職」為主。由於「總合職」的工作量大,競爭激烈,女性若因懷孕育兒而無法「瞓身」(編按:指整個投入)工作,即使不自動請辭,也多會受壓離職。一旦離開崗位,日後想要找回同工同酬的職位卻極為困難。最終只能屈就散工兼職,失去正職地位。
2014 年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顯示,受訪的職業女性當中,屬於「總合職」的只有 22.2%,10 年內的辭職率卻多達 58.6%,遠高於同屬「總合職」男性的 37.1%。相反,屬於「一般職」的女性佔 82.1%。一些大型企業及廠商中,很多受聘為「一般職」的女性都畢業自慶應、早稻田、上智等知名大學。求職顧問公司 DISCO 研究員武井房子表示:「正是考慮到想在分娩後仍能長期工作, 所以從求職時就作出取捨,選擇毋須調職的『一般職』。」
一名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三年級女生正是這樣盤算:「考慮到結婚、懷孕及育兒,需要調職到國內外的『總合職』,都不在選擇範圍。」上智大學法律系四年級的一位女生亦提到,她在金融機關及證券行的「一般職」為求職目標,面試時被考官問到「總合職不好嗎?」,她直接回答:「正是想要工作一輩子才選『一般職』。」對方亦默默點頭。她指出,很多同學朋友雖然投考「總合職」,但面對「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的難題,不是「尚未清楚」,就只能「到時再說」。
著名諮詢公司大和總研首席研究員河口真理子認為,高學歷女性偏以「一般職」為目標,其實是「社會結構追趕不上『工作生活平衡』 及『工作多樣性』的結果」。她批評:「企業去完善產假制度,似是顧慮員工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令終生工作的女性有所增加。坊間就理所當然地以為,增加的是『總合職』女性。但對學生而言,『總合職』太過辛苦,難以堅持終生,所以才想退而求其次,選『一般職』算了。」
總合職的不穏定性和限制,令不少日本女生望而卻步。
渴望過正常生活的女性,對「總合職」避之則吉。上文提過的早稻田大學三年級女生亦坦言:「希望早過尾班車回家,如果能夠周休二日毋須加班就更好。我也想有些時間,可以把賺到的錢花在自己身上。」她後年才畢業,但已針對廣告界及製造業的「一般職」開始求職。身邊的人多以「總合職」為目標,但她認為:「比起站在前頭負起責任積極地表現,在後方進行支援工作較適合我。」去年底電通一名女職員過勞而自殺,也加重了外界對「總合職」的抗拒。
另外,也陸續有些對「一般職」另眼相看的聲音。一名畢業於慶應大學的 24 歲女性,現於大型貿易公司從事「一般職」中的秘書工作。她解釋:「即使是地區性『總合職』,最後又不知會被派到哪裡。與其這樣,明確留在東京都內工作,這令我更有上進心。」加上以秘書身份與公司高層接觸,有機會接觸大型項目,而在前線輔助「總合職」同事,「容易看見工作成果,也會有滿足感和自豪。」
河口真理子指出,兼顧工作和育兒的「總合職」女性人數確實有增長。「媒體所報道的女性董事和管理層人員,都有種『捱過職場黑暗脫穎而出』的女強人形象。不過,現在福利制度完善了,企業的考量亦改變了,女性分娩後能繼續工作的『總合職』亦在陸續增加。」但她強調:「業界整體在改善的程度上,仍有高低之分。」如何能讓女性毫無顧慮地投身職場,日本政商界的改變之路還很長。
文/ANN WONG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CUP(原標題:日本高學歷女性:我不寄望出人頭地)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