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讓「外在事物」左右心情
這邊並不是要「批評上班族的工作模式」,或「否定工作的價值」。只是想找出一種新的工作生活理念和型態,讓日子可以過得更自在一些。
因為雖然工作成果確實可以為我們帶來成就感與自我認同,但如果我們都只用工作成果這種「外在事物」來定義自己,而不能真正享受於工作本身,那生活便會有太多的煩惱與不愉快,就連開心的時候也是短暫而無法掌握的。
試想一下...
如果一個人總是用工作成果或他人的評價這類「外在事物」來定義自己,那麼他便會很容易為工作績效的好壞而開心難過。他的快樂很短暫,因為那只為當下的成功。自我的價值與心情也全由旁人來決定,如果這個社會說「哇!你好棒喔!」就雀躍萬分,如果大家說「表現得不太好喔...」就鬱鬱寡歡。
反之,如果一個人的快樂與充實就是來自內心與工作本身,這類自己可以掌控的「內在事物」;那麼不論工作成果如何,每一個當下都是充滿享受的,就算是失敗的努力,也會覺得過程很有意義!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適合的環境、自在的模式,且(最重要的)從此不再讓「外在的事物(成敗/人際互動/虛名...)」主導他的喜怒哀樂的話,或許就有機會獲得職涯人生裡真正的自由!這個想法多麼迷人啊!自從出現以後,便一直在我的腦袋裡嗡嗡作響,揮之不去。
美好的理想值得花費青春去試驗
我也知道這是非常天真的想法,甚至有些不知人間疾苦。畢竟,這世上有多少人拼了命地努力工作,就只為了「混口飯吃」,有工作就該感謝,能溫飽就該知足了啊!可是「人類生得太過聰明,一生往往自尋煩惱」,又有多少人能夠永遠甘於現狀呢?有人追求更巨大的權利/財富,有人追求更崇高的意義/真理,有的人則追求更多的自由與快樂。
就好像無聊的我:
讀書的時候好想工作,工作之後又渴望能夠專心研究學問。賺不到錢時只想養活自己,養活了自己後又想要關心環境、社會。還沒找到工作的時候,覺得要是能有份不錯的工作讓我做到退休,就此生圓滿了;找到工作之後,才發現原來光是「不錯的工作」根本遠遠不夠。夜闌人靜時還是忍不住要想:要是能在最愉悅的環境和時刻,充滿能量的做自己最喜歡的事;要是能自由的選擇工作的時間、地點、內容和合作夥伴,生活會是怎麼樣呢?
我一直相信,美好的理想值得花費青春去試驗!循規蹈矩了二十幾年,終於鼓起勇氣脫離「上班族力爭上游的常軌」,開始攻讀行銷博士(關心在乎的議題)、成為自由工作者(尋找理念相投的夥伴),還能在閒暇時刻潛心寫作、探索神秘美麗的大自然。哈哈!這小小的叛逆,對向來乖巧慣了的我來說,已是離經叛道的勇敢。
這個實驗到現在已經半年多,我過得還不錯!有開心的時候,也有搞砸的時刻,不過精神非常充實。希望能藉此囉嗦長文紀錄,也鼓勵那些有很多想做的事「就差一點勇氣」的朋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野放上班族(原標題:突然發現,自己一直在為”根本不在乎的事情”瞎忙?|離職去試試)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