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老建築的整修專家,鍾永男在規劃開店之時,首先關心的自然是老屋的結構。建築團隊在翻修前就做足了調查工作,從天花板、牆身到地板,先拆部分構件來檢視保存狀況,評估是否值得修或是直接替換。
和歷史建築的修復不同,私有老宅因為不受限於古蹟相關法規,在翻修上可有更大的自由度。鍾永男認為,再利用必須要符合需求,不要為了保存而成為危樓,得去細細拿捏分寸。建築翻修過程,除了屋體的維修之外,使用目的的改變,更是會影響建築結構的變化。像是這棟屋子先前是做為宿舍使用,有很多隔間,但現在做為咖啡店的營業空間,就必須打掉局部牆面,以製造連貫的公共空間氣氛。
這棟建築本身的保存狀況不佳,柱樑腐爛得十分嚴重,不能像傳統修復老建築一樣用抽換的方式,它又是與鄰房壁面緊鄰的街屋,也沒有辦法解體再重構。在種種考量下,建築團隊決定以賦予老建築「第二層結構系統」的設計概念來翻修—也就是原來有柱子的地方增加一根鋼柱扶助,有樑的地方就增加一根樑,最後再以室內設計的裝飾手法,將這些結構包覆起來,「保持老的骨肉,換一張新的皮。」鍾永男說。
現代設計與歷史的合音
做為一位現代設計師,他也沒忘了賦予老建築一種當代思維,更沒有忽略到空間之外,構成咖啡店的重要元素—舒適與放鬆。
為了製造咖啡店的舒適質感,他在傳統木構造之中,加入了現代的設計元素,利用屬於現代的線條、顏色與材質去和古老的建築對話,產生一種亦古亦今的絕妙氛圍。
在整體風格塑造上,為了不讓咖啡店顯得太古味,他從日本傳統建築中常見的木柵條中吸取設計元素,賦予它現代的線條比例與質感,統一整個建築裡外的風格調性。像是外觀上,在屋簷部分就用了很多線條的設計,室內牆面的壁龕中間也以木條包住原來的舊牆面—它是線條,卻又是一個面塊,同時它也有一種穿透的效果,可以在遮醜的同時卻讓人可以看到原來的歷史舊貌。
從事老建築翻修多年的鍾永男,在此之前也從沒機會使用到老宅,親身接觸後才發現這樣的經驗其實很特別。對他來說,老宅是一種感情,是人與物、人與時間、人與空間的感情綜合體。雖然這樣的東西不是貴重、豪華的,但是這種氛圍是溫暖的、更值錢的。
「老宅可以當一個很好的朋友,它的氛圍是樸直的、安靜的、親切的,你好好對待它,它也會回饋給你一些東西。」
Q: 翻新老宅所投資的費用和時間?
A: 大約2-3個月翻修,因為並非照古蹟修復的傳統方法,花費僅200多萬。但施工前的調查花了非常長的時間,因為修老房子一定要做全面的調查與評估,像是結構系統與損壞蟲蛀的狀況調查,還有訂出修繕使用的工法。另外也做了建築的歷史調查。
Q: 回收老宅的注意事項,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
A: 老房子第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原來設備不足,得去改善水電管線與排水系統。第二個問題是,雖然事先都做了調查,但維修中常常會出現預料外的新狀況,因此得邊修邊設計。另外,為了營業空間的需求而必須打牆,除了注意結構牆面的強度,施工上也針對此做了補強。
Q: 請問挑選了哪些物件作為店家風格塑造?
A: 家具、燈具的選用,都是現代的設計產品,主要的要求是舒適度。像是日式風味的吊燈,讓空間有溫暖感,餐椅則是有軟墊的,讓人可以舒服地久坐。
二條通.綠島小夜曲,屋齡86年
台北市中山北路1段33巷1號
(02)2531-4594
週一至週日:12:00-21:00/週五:12:00-21:30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原點出版《老房子,活起來!:舊宿舍、街屋、小公寓、日式平房、老市場,專家職人的老骨新皮改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