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豆是利用豆類含有的皂苷去除汙漬的能力,混合豆粉與各種藥物香料製成的洗滌劑,在肥皂流行前十分盛行。這則澡豆方宣稱「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驗」,能令人「悅澤光白潤好」,不僅要白,還要「如玉」、「如凝脂」般溫潤透明,正如現代美妝保養品標榜的「光透美肌」。
除了美容藥方外,孫思邈在論婦人方時特別提醒:「凡婦人欲求美色,肥白罕比,年至七十與少不殊者,勿服紫石英,令人色黑,當服鐘乳澤蘭丸也。」而他推薦的四種包含鐘乳和澤蘭的藥方,主要是治婦人虛勞寒中、虛弱瘦削、面無光色,效果是:補益、令人肥白!
簡單說,白皙透亮、柔潤有光,而且看起來充盈飽滿,就是當時認為最漂亮的膚色。
脂粉紅豔厚重
單論保養品功效,大家可能覺得唐朝和喜愛美白的現代差不多嘛!難怪《武媚娘傳奇》裡女角都把臉蛋塗抹得很白,看起來甚至有點像日本藝妓了,這也一定是唐風的影響。事實上,唐代雖以膚白為美,化妝時卻極力把臉頰兩側塗得像紅通通的桃子,例如《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楊貴妃:「初承恩召,與父母相別,泣涕登車。時天寒,淚結為紅冰。」又或「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書中記載楊貴妃與父母離別時痛哭不已,因為當時天寒,融混著臉上脂粉的淚水甚至凝結成了紅色的冰。此外,貴妃十分怕熱,她的汗水因為沾染了臉上和身上的胭脂,乃至於將手帕給染成了桃紅色。就連楊貴妃這等超級美女都習慣把胭脂塗得如此濃豔厚重,一般人更不用說了。
當時女人不僅胭脂抹得多,粉也打得極厚,王建《宮詞》:「舞來汗溼羅衣徹,樓上人扶下玉梯。歸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裡潑紅泥。」描寫的是舞姬表演完後洗臉卸妝,結果洗臉盆裡的水像是翻湧著紅色泥漿一般(有的版本作「金花盆裡潑銀泥」)。不管這位舞姬妝容究竟偏紅還是偏白,都可以由此推測其臉上脂粉之厚。
五官不立體才上流
現代東方人崇尚五官立體如西方人,化妝時會刻意營造明暗度,突顯輪廓,但在唐人眼裡,太過突出的輪廓是胡人的特徵。對重視門第的唐人來說,「胡相」不但看起來怪,而且顯然不是高門大族出身,可能有胡商番將或胡姬崑崙奴的血統(這些人在唐代社會的地位都不高)。因此唐代女人化妝不僅不會打陰影塑造立體效果,五官突出的人還會刻意把輪廓畫得沒那麼深。《教坊記》記載:「有顏大娘,亦善歌舞,眼重、臉深,有異於眾,能料理之,遂若橫波,雖家人不覺也。嘗因兒死,哀哭,拭淚,其婢見面,驚曰:『娘子眼破也!』」從上面敘述來看,這位眼眶較深的顏大娘大概就是在眼部塗了厚厚的粉,讓眼窩看起來沒那麼深邃,其眼妝概念可說與現代審美觀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