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現象顯示全球資金極為保守:全球交易金額最大的單一商品 - 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日創新低(買進的股價越高,殖利率就越低);再看到台灣,以儲蓄領息為主的股票 - 中華電信,今年也一度大漲到125.5元。
保守型商品真相如何?優劣比一比
如果同樣只想保守以對,特別是達到「還本付息」的目的,還有什麼投資選擇?攤開市面上類似訴求的投資標的,從儲蓄險、定存、保本型基金,以及最新型態的目標期限債券基金,都是可以比較的口袋清單。
然而,這類較為保守、以領息收益為主的商品,各有各的限制與不利之處,並非買入就能高枕無憂,投資人仍應比較其優劣勢再出手。
首先是儲蓄險和銀行定存。原則上本金可以充分獲得保障,但在幾乎無風險承受之下,「收益」就無法期待。
至於之前市場討論熱烈的保本型基金,類別多元,但就台灣常見的產品,大多是將本金投資在具有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上,如定存、債券、票券等,讓到期時的本金加利息大致等於期初的投資本金;也有再將孳息或是極小比例的本金設定在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工具上,以賺取投資期間的市場利差。
乍看之下這類基金應該能讓投資人放心,但事實上,台灣發行的保本型商品,區分為「完全保本但不保息」、「完全保本及保障利息」及「只保障部分本金及固定利息收入」三種,因此並非所有的保本型基金都提供100%的保本設計。另外,也有許多保本型基金大多是澳幣、紐幣以及南非幣計價,雖說是「保本」,但存在一定匯率風險,未必真的保本。
目標到期型基金 切中投資人心態
比較之下,希望保守布局的投資人,似乎只有這些選擇而已嗎?其實不然,還有一種在義大利與日本成為熱門商品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也是保守投資人的熱門選擇。這類基金的設計頗貼近投資債券,也就是一旦買進債券、同樣持有至到期日,投資人一樣固定領息,而投資人持有至到期日後,基金將盡可能達到還本付息,以回歸債券投資本質。
而最近,這種「直投債」的基金,國內首檔公募近日由施羅德投信發行,投資人將有機會藉此達到保守投資的目的。
施羅德投信研究部主管陳冠君表示,這種商品會推出最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投資人很謹慎,但又不甘於在低利環境只持有現金。而這類回歸債券投資本質的債券型基金,不追求資本利得,但提供合理的配息收益,因此投資人不必在意利率變化、不必在意進出場時點,反而輕鬆簡單,時間一到返還投資人基金屆時之淨資產,相信會符合投資人喜好。
也許,綜合投資期限、收益與保障等三個面向,目標到期型基金,是市場一片詭譎不安氛圍下的不錯選擇。但是不可否認,要達成最中領回淨資產的目的,前提還是這些債券沒有違約,在此之下,經理團隊的選債能力、中間的風險管理以及是否累積類似的操作經驗,都值得投資人關注。
其實,各類保守型商品都有其優缺點,重要是投資人需清楚自身的需求、更需了解產品內容,才能達到投資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