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不只是溝通:《談話聖經》的溝通「心理學解構」(2)

2016-10-24 05:40

? 人氣

由此可見,溝通實際上就是一種人際關係,其間涉及豐富的心理學因素。是故,綜觀國內外人際溝通或人際傳播的課程、教學與教科書,我們不難發現與人際關係心理學高度重疊。雖然如此,如同作者的觀察發現,無論學校或職場的「演練」或表現,多只是關注「事實層面」;諸如自我展現與關係發展等屬「人」的非事實層面問題,儘管占據了溝通雙方絕大部分的能量,卻被忽略了。如此深入的洞察與殷切的提醒,真的很值得各界省思,尤其是「升學考試至上,學科教學優先」的台灣社會,除了大學相關課程(包括諮商輔導等專業教育以及人際關係與性別教育等通識課程)授課者,職司群育(人群關係教育)的中小學以及主管機關教育部,更應藉以思考相關教育(諸如性別平等教育、情感教育)與生活輔導(例如班級經營)的「正確方針」。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現代的人際物理距離「超級」的近,心理距離卻顯得「異常遙遠」

即便將溝通與人際關係視為獨立自主的「次領域」,溝通不僅影響人際關係發展的過程與結果,人際關係的量與質其實也會紮紮實實地影響人際溝通過程。以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為例,拜交通工具進步與網路科技發展之賜,跟傳統社會的比起來,現代的人際物理距離「超級」的近,心理距離卻顯得「異常遙遠」,促成了一種弔詭的「既熟悉又陌生」人際關係。無論是陌生人、鄰居、同事、朋友甚或家人間,我們的溝通過程常顯得「障礙重重」,肇因其實不只是人際溝通不足或不良,更關鍵的可能就是相關人際關係品質不良所致。因此,學校或非學校的(例如企業教育訓練)、專業的(例如諮商輔導)或普通的人際溝通訓練,豈能只是關注人際溝通問題?

進一步就溝通者的「人性」論,人既是理性的動物,也是感情的動物;即使單就「人是理性的」論,多數人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顯得理性不足,情緒性有餘,面對溝通問題怎麼可能以理性「打通關」呢?費德曼雖然強調利用心理學改善人際溝通,卻難免於西方當代理性主義當道(例如認知心理學)的「漏洞」。例如儘管溝通多半源自於理性的動機,然而溝通顯然並非只是理性問題,情緒甚或情意(包含動機與意志)也常常是其中的關鍵問題。此一層面雖然費德曼也給予高度關注,但能否如他宣稱的,透過認知方面的指南就足以引導情緒範疇的走向,甚或理性方面的理解便能引導並促成人格的形成?恐怕很難令人樂觀,放眼四周,包括在西方社會,我們的周遭有很多「知行不一」的人或個人行為表現,不是嗎?我們個人很多的溝通行動,常常面臨「理性行動」的瓶頸,也多半是「知」「行」難以合一的後果,不是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