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盧貝松分手後,麥雯獨自帶著女兒搬回法國,回歸本行,先從演員慢慢站穩腳步,後來再轉向編劇與導演等幕後角色。從小從事演藝職業的麥雯,其實對於編劇和導演的世界了解不深,起初她只能不斷摸索、回想在盧貝松身邊那幾年所吸收的編導知識。當時,她所知唯一一種劇本編排方式,就是盧貝松那套極其縝密的結構。但幸運的是,在與導演克勞德‧雷路許(Claude Lelouch)合作電影《男歡女愛》(A Man and A Woman)過程中,她認識到了其他更多元多樣的電影製作手法。克勞德即興對話的敘事方式讓她大開眼界,而她的導演養成之路也就此順利啟程。
2006年,麥雯執導第一部電影《原諒我》(Forgive Me)以類紀錄片的方式完成。許多人說這部片很大部分像是麥雯的自傳電影;2009年,麥雯再度執導《關於女演員的一切》(Le Bal des actrices),這是她人生的第二部電影;2011年,麥雯的第三部電影《守護天使波麗士》(Polisse)則講述巴黎警察「兒童保護小組」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努力保持理智的故事。拍攝《守護天使波麗士》時,麥雯說她在警署裡看到警員臉上滿滿的無奈,而她強調,她在這部電影中想做的「就是反映現實」。這部亦為麥雯奪得2011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
2015年,麥雯再以電影《我心深愛的國王》入圍坎城影展,劇中女主角艾曼紐貝考更一舉拿下最佳女演員獎,使得麥雯的導演之路再次大放異彩。當時,麥雯曾為該片訪台宣傳,許多人看過電影後紛紛聯想到麥雯與盧貝松曾有過的一段情,「懷疑」電影所講述的正是兩人那段短暫卻深刻的婚姻。對此麥雯不置可否,只表示無論何種藝術,都會投射創作者的自我真實,而也正因創作者對自己誠實,作品才能動人,也才能與觀眾產生共鳴和情感聯繫。
15年養成電影心法
「情感投射是關鍵,」麥雯說起從影至今對拍攝電影的最大感想,當創作者將情感投射進電影裡,觀眾自然也能從觀影過程中捕捉到創作者想傳達的那份感情。正因如此,觀眾自然能從麥雯的電影中瞥見她過往戀情的蛛絲馬跡,雖也有人認為她是在「消費舊愛」,但就創作的角度而言,若這份感情曾是如此刻骨銘心,人們又怎能要求創作者刻意留白過去、還就此拍出感人作品?對麥雯來說,故事好壞還是其次,電影中擁有的情感才是其中關鍵。而能夠巧妙轉化自我經歷,融入故事、帶出情感,也難怪麥雯能夠得到許多大獎的肯定,確實名符其實啊!
責任編輯/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