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另一個兒子、不是浪蕩子的那一個,忙碌了這麼久得到什麼?日復一日,早上、中午、晚上,在家裡和他的家人們,過著平凡的生活。」 彼得最後和艾倫說的這段話,我想已經說出了他的心裡話,也是替電影畫下了一個註解,「放下但不遺忘,而是承繼著離開的人和還在的人繼續生活下去」。
麥可在當年負氣離家出走,多年後是生是死導演沒有明說,而是選擇讓兩個活著的至親猜測著。我自己最喜歡這部電影的地方是,導演給了前半段許多歡樂,在什麼都不說的情況下,讓你我看見這個家庭的日常相處。艾倫從住了五十多年的老屋搬進彼得家,完全沒理會兒子的措手不及,直接取得媳婦同意搬進孫子傑克的房間,還佔據了人家本來在睡的下鋪。但這看在兒子和孫子眼裡有些霸道的行為,卻意外讓彼得和兒子傑克之間關係有了改善,不單是讓傑克成功離開電腦桌,重新坐回餐桌和父母親一起吃飯聊天,讓這個家再度有了溫暖,而中間不時出現的小插曲也令電影前半段繽紛了起來。
《寂寞裁縫師》的轉折點是艾倫的不告而別,電影也從這裡來到後半段,當彼得四處探聽著父親的消息,一路追著他去到兒時常去的地方,他、還有觀眾這才知道,原來電影的前半段,艾倫做的很多事情都和麥可有關,從開始他向彼得坦白自己和亞瑟賭博的主因,是不願意去承認他們所來確認的屍體是自己失蹤的孩子、到後面他看似玩著傑克的電腦遊戲,實際上卻是靠著強大的網路力量,來尋找同樣深愛拼字遊戲的兒子麥可。
他所做的一切都乘載著他的思念,當你透過這些舉動感受到他的內心,那種連同前半段一起加疊起來的情感,都在此刻傾洩而出,不過最感人的點落在艾倫在露營地,循著他常用的貼標籤機來到旁邊的森林,發現在那裡的人是彼得時,他平靜的說著原來這些日子以來和他不停交手、 錯以為是麥可的線上玩家「瘦子辭典」竟然是彼得,這對父子對彼此的默默關心已然了然於心。
許多關係都是靠著拌嘴、爭吵、冷嘲熱諷來維繫,因為不擅長表達情感,得將對對方的關心寄託在那些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話裡,每當發生事情的時候,儘管嘴巴上酸著對方、但卻比誰都還要替對方著急,默默的幫著對方、替對方想辦法解決,這種關係可能是親子、朋友,也可能是伴侶。就好像《寂寞裁縫師》裡的艾倫與彼得這對父子,相處起來總是尷尬,見面說不上幾句話就是互嘴,但看到最後才發現,沒有人比他們更理解對方,沒有人比自己還要懂得他們藏在心裡的寂寞。
《寂寞裁縫師》前半段幽默優雅,後半段悲傷襲來,彷彿前面的鋪陳都是為了後面的一次宣洩,至少我是這樣想的,而回過頭來看,艾倫與彼得,是否都在害怕著自己先被對方看穿內心?害怕他們面對失去兒子、失去哥哥帶給自己的傷痛與思念,成了對方會拿出來說嘴的脆弱,但想不到的是,他們都在等著對方向自己傾訴多年來積累的一切。
喜歡導演用這種方式來包裝親子、家庭議題,每位演員的表現都很精彩,互動自然無痕,不少畫面設計的相當有趣,成為電影裡的另一種點綴。
本文經授權轉載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原標題:《寂寞裁縫師》Sometime、Always、Never)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