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秒回、約會早到、凡事都想提早完成!心理師:「這種病」不只比拖延更糟,還更浪費時間

2019-10-29 12:23

? 人氣

在心理諮商師看來,凡事都想提早完成的「提前症」,還不如整天追著deadline跑的拖延症(圖/Unsplash)

在心理諮商師看來,凡事都想提早完成的「提前症」,還不如整天追著deadline跑的拖延症(圖/Unsplash)

我念大學的時候,學校裡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我校的同學每天學20個小時,每週學7天,每學期學兩週。」嗯,可能就是最近這兩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熬夜練題背書,一邊悔恨當初為何如此拖延,一邊給立下了「下學期堅決不拖延」。

拖延症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病,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那種deadline前一天,熬夜趕出一篇報告/論文的經歷。你不拖延,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誰有本事大膽地說:「我沒有拖延症!」

但不得不說,我就沒有。我從來不拖延,只要有個什麼事情就想立馬完成。因為我承受不了那種離 deadline 還有幾個小時但我卻什麼都沒做的恐慌感,我會被這種焦慮所淹沒,根本無法進行任何有效工作。更準確地說,我其實是把這種恐慌提前了,我在 deadline 前幾週甚至幾個月就有這樣的感覺。

拖延症痛苦,提前症更痛苦。

(圖/簡單心理提供)
(圖/簡單心理提供)

提前症是什麼?

提前症(pre-crastination)是拖延症的反面,這個名詞本身也是根據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創造出來的,指習慣於迅速完成任務的傾向,但目的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本身。就像拖延症一樣,提前症其實也並不屬於嚴格的「症狀」,它只是人們在面對任務和工作時的一種傾向,和行為模式。

以下是一些提前症的表現:每次都秒回 email ,但不仔細斟酌措辭;和小組一起工作時總是率先完成自己的任務,而不是留給別人去做;到家前 15 分鐘手裡就準備好鑰匙開門;幾乎所有約會都早到;在截止日期前很多天之前就完成任務;提前很多天 / 幾週就開始為一個月後的旅行做準備;喜歡做計劃,喜歡考慮未來……

提前症並不總是意味著在時間上提前完成所有的事情,有時候他們會為了要盡快完成一件事情,而不惜付出更多的體力勞動。也就是說,用體力消耗來避免腦力消耗。

其實比起「提前」,用「打鉤」來描述他們的行為更加貼切。習慣於提前完成任務的人們,其實並不在意完成質量,而只是想趕緊「結束掉」這件事,好在自己的to do list 上打鉤,看到一條條任務都被打鉤的畫面,他們會覺得很舒爽。

(圖/簡單心理提供)
(圖/簡單心理提供)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提前?

1. 做完我就不用老想著了

一種理論認為人們會追求盡快完成一些事情,是因為不願意總「惦記著它」。人們的工作記憶是有限的,我們經常會遇見這樣的情況:對自己說等下記得做一件事情,但過幾分鐘,就忘得一乾二淨。因此為了釋放工作記憶,當一個任務出現時,有些人就選擇立刻完成它,這樣就可以將它從記憶中劃去了,類似於清理緩存。

2.焦慮讓我無法坐看雲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