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母子之間的連結,除了營養或保護這種實際利益的報酬以外,還有什麼關係呢?打開這個問題的決定性突破點的,可以說就是美國的心理學者哈里.哈洛(Harry Harlow)。
證明依附關係的存在—小猴子的實驗
當時哈洛是實驗心理學的年輕學者,但是他窮得沒辦法利用當時流行的動物實驗法。雖然在大學裡得到職位,但是他並沒有拿到滿意的實驗室,也沒有經費買實驗用的動物。既然如此,就自己動手養殖不就好了?這個魯莽的想法,卻帶給他意想不到的發現。
哈洛跟學生們開始飼育剛出生的小猴子。哈洛最害怕的就是傳染病。因此他把小猴子一隻隻分別放在不同的籠子裡飼養。給他們充分的營養,保護他們不會得到傳染病,養育得很健康。但是很明顯的,小猴子們的樣子很奇怪。
小猴子缺乏該有的生氣與好奇心,只是很陰鬱、茫然的坐著。一直呆呆的看著遠方,重覆著搖晃身體或是吸吮大拇指。把成長之後的小猴子跟其他猴子放在一起,他們便表現出強烈的不安與抗拒反應。
是哪裡做錯了呢?解開這個問題最初的線索,是小猴子們表現出來的奇怪行動。為了緩和地板的寒氣,他們在地上鋪了布尿布,但是猴子們卻對這個布尿布顯示出異常的執著。抱著尿布不想放開,或是想要用布卷著身體。即使抱起來牠們也不放手,必須連尿布一起拖走。
哈洛開始思考,那塊布會不會就是母親的代替品。於是他就想到了那個有名的實驗。
哈洛製作了兩種母猴子的玩偶。一個是用鐵絲做的,雖然刺刺的,但是上面裝著奶瓶。而另一個雖然沒有奶瓶,卻卷上柔軟的布。如果依照過去母與子的連結是來自於哺乳的想法,小猴子應該會對拿著奶瓶的母猴子玩偶顯示出依附情感,在它身邊停留的時間也應該會比較長。
然而實際上開始實驗之後,小猴子們在卷著柔軟布的玩偶旁度過的時間卻是壓倒性的長。不只如此,為了打掃房間讓玩偶只是短時間「消失」也使牠們恐慌,為了想找出玩偶到處徘徊。害怕什麼的時候,就會立刻飛奔到那個玩偶身邊抱住它。
與此對照,即便再怎麼具備哺乳功能,對於刺刺的鐵絲母猴玩偶,小猴子們完全沒有興趣。因為依附情感的形成並不是由於授乳的功能,柔軟的身體接觸更為重要。
甚至還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由於來不及製作母猴的臉,因此最初就只有一張平板的臉孔。到了中途做出了有眼睛和鼻子的臉,小猴子卻發出尖叫悲鳴顯示出抗拒反應,過了一會雖然還是抱住了母猴玩偶,卻把臉轉了180度,讓沒有臉孔的那面朝向前方。無論修正幾次,小猴子還是重複做著同樣的事。
對小猴子來說,重要的是要與牠最初所認識的母親長得一樣。依附情感是對特定的人培養出來的情感牽絆,得了一個強而有力的事實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