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錢也能有大風景!別再買很呆的成套餐具,讓餐桌活潑起來的「錯開式」擺盤法,關鍵是要這樣做

2019-11-12 09:00

? 人氣

(圖/寫樂文化)葉2.jpg
(圖/寫樂文化)

只只個個不同的趣味,在於自可以縱情活潑配搭——橫豎餐盤湯碗已然熱鬧鬧形色款式各自為政,飯碗當然也跟著放肆繽紛: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大或小或窄或闊或圓或錐、或陶或瓷或木或白褐青紅……交互輪替穿插、兩兩捉對登場,日日餐餐都有嶄新心情味道,其樂無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物多用才能長久實在:

【西式湯盤】

此類餐盤一般直徑約二十一∼二十三公分,中間下凹,深度約三∼四公分,盤緣或平或斜,在西餐裡可算常見基本器形。

雖稱「湯盤」,但用途極是寬廣:清湯濃湯以外,也常用以盛裝帶湯汁的沙拉前菜主菜甜點;各式義大利麵點麵餃更是少不了它,因深度足夠,能容多量醬汁外,捲、叉、挖取麵條極是順手方便,許多甚至直接以「義大利麵盤」稱之。尤其近年西菜盛盤形式益發創意多樣不拘泥,湯品常改以碗或砵或鍋、盅盛放,反而越來越少見湯盤裝湯。

(圖/寫樂文化)葉3.jpg
(圖/寫樂文化)

但因為酷愛義大利麵,執戀之深,幾乎一兩周便烹煮享用一次,可算咱家最頻繁登場的西式菜餚,遂自然而然經常留意採買湯盤……嗯,我是說義大利麵盤。

【豬口杯】

一眾日式餐具裡,「蕎麥豬口」可算頗奇妙的器皿。首先名字就充滿喜感──據說「豬口」一詞源自朝鮮語,和豬其實並無關係,但確實詼諧地將這彷彿豬鼻一樣的渾圓形狀做了極貼切的勾勒描摹。

豬口的歷史可一路追溯至十七∼十八世紀元祿時期,原本是「本膳料理」宴席上盛裝小份量醋物或涼拌菜的餐具,江戶時期漸漸轉為酒器以及盛裝蕎麥麵沾汁的器皿,故稱「蕎麥豬口」。

有別於酒杯形狀的豬口,蕎麥豬口呈上寬下窄之直斜筒型,手握及挾麵條沾取醬汁食用都方便。然時至今日,蕎麥豬口早已遠遠逸出本來功能,用途日廣:醬汁盅外,最常見是充作茶杯、果汁杯、單品咖啡杯,還可當湯盅、調味料盅、漬物盅、零食點心水果盅......潛力無限。

回想起來,我與蕎麥豬口結緣甚早,二十多年前首度京都自助旅行便已帶回兩只──當時雖和蕎麥麵竹篩一起買下,然畢竟蕎麥麵不見得天天吃,茶卻是一年四季晨昏日夕時刻相依,遂不知不覺便從餐具櫃轉移陣地加入茶杯櫃,成為我的日常飲茶良伴。

比起其他日式中式茶杯來都更開闊靈活有彈性,冰茶熱茶紅茶綠茶烏龍茶日本茶都合襯,就連偷懶扔個茶包入杯都不覺褻瀆了它......

就這麼戀上蕎麥豬口,家中所擁所占比例逐年越高,每每還得極力克制,才不致太過氾濫。

隨藝匠與設計者們對蕎麥豬口的一年年益發鍾情,樣貌材質越顯多元多樣,我對蕎麥豬口的喜好也開始悄悄出現轉變:早年偏愛樸拙充滿手工感的陶質豬口,近年則漸多清薄纖巧之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