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除地方政府面臨債務問題外,企業界更是債務當頭的大宗族群。紐約時報報導形容,如今現金短缺無法償債的中國企業有一長串,且債務累積如山,光是今年就已出現近200億美元(約6000多億台幣)的違約。
這項報導指出,未來2年,中國企業將有約1.4兆美元(約42兆台幣)的國內債券,以及向外國機構借貸的2000多億美元到期。顯示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中國,正感受到3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放緩壓力。
報導直指,由天津市政府經營的天津物產集團,以及最大股東為北京大學的北大方正集團,11月下旬以來接連出現債務危機。其中,天津物產集團積欠外國銀行12.5億美元的債務,成為20年來首家未能按時向外國投資者償債的中國國有企業。
至於北大方正集團,12月初也未能按期償付2.84億美元(約86億台幣)的債券。由於大股東是北京大學金融部門,此事在中國已引起廣泛關注;集團方面更坦承資金流動正在緊縮,但也在「積極尋求融資」以償債。
報導指出,與中國整體經濟相比,200億美元的違約數字很小,但造成的損害正在上升。而中國官方因此正面臨一項艱巨任務,那就是弄清楚「能允許哪些公司倒閉」?因為官方已表現出更多讓企業破產的意願,以此「教訓它們不要過度借貸」。
報導說,中國許多的地方政府,目前缺乏幫助本地龍頭企業的資金。
標準普爾(S&P Global)中國信貸專家李國宜(Christopher Lee)表示,預計中國企業債務違約率仍將上升,且還有其他許多公司「在非常艱難的環境中運營」。其中,經營天津物產集團的天津市政府,自身也有債務問題,已經沒有能力再支持物產集團了。
報導更直指,中國金融體系在巨額借貸狂潮的重壓下舉步維艱,債券市場的動盪只是面臨的眾多震盪之一。雖然中國牢牢控制著金融體系,但若債券違約續增,讓法人及銀行警惕,導致企業無法再獲得維持運營所需的現金,「麻煩可能會越來越多」。
責任編輯/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