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拉麵曾叫「支那麵」嗎?來自戰敗國、被視為勞工料理,後來卻成日本代表

2017-01-08 08:30

? 人氣

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也開始出現,主因在於戰爭期間的工業成長拉開了工業與農業勞動人口的薪資差距,而且台灣與韓國這些殖民地區的糧食作物也壓垮了日本當地農作物的競爭價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來的工業人口增長與其後糧食問題所造成的社會動盪(例如一九一八年發生的「米騷動」),這些都是日本政府決定提高台灣與韓國進口糧食的因素,此舉也意外削弱日本農業人口原有的福祉。這一連串的事件促使勞動就業人口從首要產業(農業)開始向第二產業(工業)與第三產業(服務業)進行移轉。除了鼓勵殖民地區量產稻米之外,日本政府也開始著手研究稻米的替代糧食,像是大麥(用以製作麵條與麵包)以及大豆(用以製作豆腐、味增、納豆、毛豆、黃豆粉、腐竹與醬油……等),以因應將來都會人口成長之後可能面臨的稻米短缺問題。

一九一○年代,越來越多的都市勞動人口已經品嘗過支那麵的滋味,而到了一九二○年代,這道便宜、快速又能填飽肚子的料理已經遍及日本現代城市,堪稱大眾飲食文化的新興象徵

支那麵是日本率先以機械製造與量化生產的食品之一,而且直接反映了新型態工作規畫、新興技術、日本都市勞動人口的商品選擇,以及勞工與學生的流動,其中也包含了來自中國的勞工與學生人口。這道湯麵不僅可以快速上桌,又比傳統日式蕎麥麵(湯頭無肉又沒有配料)更加美味,同時也符合一九二○與三○年代日本都市勞動人口的飲食需求及生活型態。

有別於糕點與麵包那些由西方人士引進的高級食物,地位低下的支那麵是由支那人(價值與光榮不再的甲午戰敗國)所引進的料理,其中各式麵粉製品的主要消費族群也代表著不一樣的社會階級。儘管中式與西式料理的引進與消費之所以能在明治時期達到新規模,是因為美國槍砲外交與西方歐洲帝國主義入侵的結果,但這兩種料理不僅在消費程度上不同,更因為國際地位的差異而有著不一樣的依歸。支那麵與燒賣便因為來自戰敗國支那以及在淺草收到歡迎的關係,而被貼上勞工階級料理的標籤。

食品製造工業化也是促使廉價麵店蓬勃發展的成因之一。第一台製麵機器於一八八三年在日本問世,後來機械製麵也在一九一○年代取代了傳統手拉麵的技術。糧食運送的成長,像是將稻米、麵粉、大豆與糖從日本鄉下或殖民國運進各大城市,也促使都會人口在一九一○年代成長了將近一百四十萬。

因應支那麵消費量的顯著成長,第一間大東京地區(首都圈)支那麵生產交易工會便於一九二八年成立,這也代表著勞工階層在政治勢力上的抬頭。從這樣的發展便能得知,品嘗支那麵在當時已經不再被視作是一種異國料理體驗――相較於過去那些只能在貿易協定港口品嘗南京麵的日本海關、商賈與作家們,支那麵與日本都會勞工之間已經發展出更加緊密的關係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八旗文化《拉麵:一麵入魂的國民料理發展史》(原標題:現代工人的動力來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