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歲的A先生(化名)幾乎跑遍了全台各個婚姻平權活動,公投連署、同婚立法、總統大選,他竭盡全力上街宣傳,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一個「虧欠一生」的人。
A在大學時期曾與一個男生相戀,後來不經意斷了聯繫,兩人失聯十五年。多年後再在街上巧遇,對方告訴他自己已結婚生子,兩人也聊起過往種種,雖然感慨,但A已不放在心上。那時候A還不知道,這是他們最後幾次見面。
過了一陣子,對方的妻子找到了A,說對方生病過世了,留下一封信給A:「你知道嗎?我找了你十幾年。」那封信中寫滿對A的想念,原來對方這些年來試圖用各種方式找A,卻遍尋不著,後來他在家庭壓力下結了婚,戴上面具扮演「好丈夫、好爸爸」,壓抑內心的自己去成為被社會認可的人。
「他活得非常不快樂,所以在生命的最後,選擇把這一切講出來。」A說,「但是這份感情,卻同時讓我們三個人受到傷害。」
因為不能確定自己的性傾向,加上社會上有太多阻力,對方和許多同志一樣,半屈半就選擇一條相對安全的路,卻仍舊活得辛苦;對A來說,讓對方付上一輩子去尋找,更是莫大的虧欠。
如今的A選擇替對方做些事情,把每天下班後閒暇時間花在街頭,宣傳婚姻平權、請大家回家投票,他說發生的事情就已經發生了,但不想再看到這一切重演在別人身上。「如果我的故事可以幫助別人,那我願意站出來。」A的聲音裡難掩疲憊,但仍帶有一絲希望。「或許哪一天,社會會好到我們不再需要上街頭吧。」
同婚通過了 卻成「看得到吃不到」大餅
踏入異性婚姻的同志們可能有小孩照顧,卻得一輩子關在櫃子裡,將這場戲演到人生終結;沒有結婚的同志和伴侶一同衰老,或是過上根本沒有伴侶的孤獨老後。這些人在政府政策中被無視,甚至得為了不受到不平等待遇,假裝成單身的異性戀。
許多人或許困惑,在同婚通過之後,一切為何沒有好轉?其實法律只是第一步,社會對同志的接受需要時間,而很多人來不及等到社會改變就被迫進入家庭,使同婚成為看得到吃不到的大餅。
直至今日,電影中常見的形式婚姻(假結婚)仍是許多同志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或許有些人覺得他們既自私又沒有勇氣,但挺身與世界對抗何其困難,人生決策又需多方考量,他們像許多「養兒防老」的人一樣,以婚姻換取安穩的老年生活。
出版老年同志口述歷史 替未來的自己發聲
為使老年同志不至邊緣,同志諮詢熱線致力於推動設立相關設施、呼籲政府在規劃老年政策時看見同志,也積極舉辦彩虹熟年巴士、彩虹卡拉OK、光陰的故事系列講座、中年男/女同志聚會等聯誼活動。使在網路世代較難拓展交友圈的熟齡同志可以認識彼此,也能獲得保養、衛教知識。
「現在不講,我只怕我老時連開口為自己說話的能力都沒了。」──同志諮詢熱線社工主任鄭智偉
同志諮詢熱線曾於2010年出版老年男同志口述歷史《彩虹熟年巴士》,目前也集結了55歲到70歲女同志的口述歷史,預計將於2020年出版,盼能引起學術界與社福界注意。
此外,鄭智偉亦表示,熱線與婦女新知等團體推動長照多年,但長照議題中的同志處境更加幽微,希望政府在研擬老年政策時可以看見同志的存在,讓他們不再因為擔憂未來而活成「別人」。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