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真心相愛,卻只能各自嫁娶…用結婚證書換安穩老年,「假結婚」成同志不得不妥協現實

2020-01-07 16:55

? 人氣

同婚專法過後,許多同志仍因為社會壓力、老年議題而無法結婚(示意圖/采昌)

同婚專法過後,許多同志仍因為社會壓力、老年議題而無法結婚(示意圖/采昌)

窄小的房間裡,一群老年男子圍繞著開會,嘰嘰喳喳地越講越熱絡,這時有人問了一句:「這次的同志養老院公聽會,誰要代表我們發言?」霎時眾人陷入沉默,竟沒人肯舉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反正我是不願意再站出來的,上次發言以後,鄰居都不願意和我來往了。」一名獨居的老人說。

「就算同志養老院設立了,我也寧可住『正常的』養老院,不然要怎麼跟兒子解釋?」

(圖/采昌)
香港電影《叔·叔》十一月在金馬影展首映,引起熱烈迴響(圖/采昌)

這是金馬電影《叔‧叔》裡的場景,一群單身的老年男同志聚在一起,討論著別的年輕男孩、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有對未來的憂慮。但其實不只是電影,在現實社會中,同志們也正面臨老年無所依歸的困境。

弱勢之中的弱勢 五成同志擔憂老年生活

在人口老化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提前思考退休之後的規劃,積極存錢買房、養兒防老,但對於許多同志而言,因為無法出櫃、沒有後代、被政府政策無視,安享晚年成為一種奢望。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2019年問卷顯示,台灣同志們對於自己的老年生涯感到不安,包括擔心自己老來無伴、照護機構因性傾向而有差別待遇、跟不上同志社群的步伐……等,社會缺乏老年議題討論,很多同志很難想像老後生活,卻也不知道該去哪裡找答案。

其實老後問題不只同志獨有,不論性傾向為何,人生難免面臨老年問題;只是同志身分讓「老後」這件事顯得更加艱困,尤其是同時還背負身障、愛滋、跨性別議題的同志,更常被排除在大眾對於老人的想像之外。

或許有人會說,即便社會冷漠,同志也能彼此相顧。但同志諮詢熱線的調查卻顯示:別說「相顧」,就連要「觸及」老年同志都是一大問題。據悉,該調查原有計畫接觸高齡同志,同時刺激年輕人思考老年議題,但有鑑於老年人的填答比例實在過低(五十歲以上者僅佔7%),問卷最後只得以反映年輕同志們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為主,無法反映老年同志「此刻」正面臨問題。

此外,根據同份調查,八成同志同意「網路平台、通訊軟體、交友軟體等社交方式容易冷落年紀大的朋友」。換言之,老年同志在同志圈內位置尚屬弱勢。如此數據也恰恰應證了同志們對於自己老後的擔憂­­──當接觸不到新的資訊,老年同志該如何避免與社會脫節?在極度仰賴交友軟體的同志社群中,不熟悉科技的老人該如何生存?問卷中有高達九成五的同志希望自己老後還能認識新的圈內朋友,以當今現況看來,這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2019年同志諮詢熱線【同志與老年議題】調查。(圖/同志諮詢熱線官網)
2019年同志諮詢熱線【同志與老年議題】調查(圖/同志諮詢熱線官網)

社會壓力下踏入婚姻 他用一張證書換安穩下半生

不只在圈內難以生存,整個社會的「拒老、拒同」文化使同志更趨邊緣,也因而不少人服膺於社會期待下,選擇隱藏自己真實樣貌,用一張證書換安穩的下半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書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