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是聚合多個小原子,生成原子量較大的重元素,並隨之釋放出巨大能量;最典型的核融合反應就是太陽燃燒,氫彈也是利用核融合原理製成。目前科學家研究的核融合反應,則是在侷限空間裡模擬太陽生產核融合能,期望一勞永逸解決人類社會的能源危機。
核融核的燃料,是氫的同位素氘與氚,分別可自海水與鋰礦提煉。氘與氚融合後,產生氦原子並釋放出大量能量。反應過程為了克服質子之間的互斥作用,必須給予上億度高溫,足夠熱能才將氘、氚完全離子化,讓離子氣體(電漿)自由碰撞反應。
理論上,1公斤核融合燃料,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000萬公斤的煤、石油或天然氣等石化燃料,而且融合反應不是消耗氧氣的化學燃燒,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也不會助長溫室效應與全球氣候暖化。
核融合的反應廢料,主要是氦原子核(α射線),屬於逾半衰期較短、穿透力弱的放射性物質,適當處置後,可將汙染降至一般廢棄物等級。
不過即便核融合發電的模式可行,反應器興建也是一大挑戰,建材必須連續多年承受極高溫與高能量核粒子的連續撞擊,一般材料很容易劣化並承受輻射污染,這是亟待克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