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書的毛利基本上多落在22%左右,一般書店若想提升收益,只能靠書本的銷售量一搏;而文喫除了有毛利率較好的「喫茶」部分外,「入場費」也幾乎能完整地還原成利潤,這些利潤加總下來,使得整體毛利率遠比一般書店更高。這裡每天的入場人次並未對外公開,但平均停留時間為4~6小時,規模達數百人,週末還出現等候入場的隊伍。
正因為這裡是讓愛書人甘願掏出1500日圓入場費也想上門的書店,所以店家特別著重營造舒適的空間,還有符合文喫風格的選書。同時,也正因為有入場費這個財源,文喫才能更無顧忌地進行自己的選書。
書架的規劃理念是「與書本邂逅」,選書室裡依「一部作品一本」的原則,滿滿地塞了3萬本書。負責選書的員工無一不是對各個主題有深厚喜愛與淵博知識的人。
「戲劇類別的書架,交給在劇團當演員的兼職員工負責,建築類別的書架有念建築科系的學生來幫忙打工,我們也會上架一般書店絕對賣不動的昂貴專門書籍。」
如此一來,卻讓一般書店可能花10年也賣不出去,要價3萬多日圓的美術書籍在上架隔天旋即賣出。而且這樣的例子已經發生過好幾次。
一般書店的顧客消費單價平均為1000~1200日圓,而文喫的數字則超過3000日圓。
所謂「空間業」的創意
「不過你想想看。」看我還有點無法消化付費書店生存的機制而念念有詞,伊藤再次開口。「在六本木這個地價突破天際的地方,花上1500日圓就能待個一整天,這件事本身可說是不可思議地便宜呢。」
反過來說,在這種黃金地段開書店,若不收入場費是存活不了的。伊藤表示,若不從「空間業」這個概念出發,視之為一種空間,書店將無法成立,現在的我們已經走到了到這樣的時代。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於光靠賣書沒辦法維持一般的書店經營。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想繼續讓書店這樣的空間存在,所以說得極端一點,我們在尋求一種就算書完全賣不出去,也可以維持的商業模式,而這樣的可能性我確實從文喫裡感受到了。會這樣說,是因為文喫還有另一個收入來源。」
那就是,靠與企業合作或聯名等賺取「廣告收入」,這個第四項財源。想要在文喫拍攝商業廣告或電視節目等,或是各個企業提出的聯名合作等案件絡繹不絕,即便詳細數字仍舊不對外公開,這些收入在文喫第一年的營業額中,佔據了相當驚人的比率。
「這對我們來說也很意外,不過從這裡可以明白,各個企業與整個社會對於『書本』能喚起的文化氣息與教養,都擁有很好的印象。這是我們的商機之所在。」
文喫的經營母體是日本出版經銷的龍頭「日本出版販賣株式會社(譯註:後稱日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