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全球蔓延,多國醫護只能以雨衣、垃圾袋充當防護衣。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歷經SARS防疫經驗,早在1月初就呼籲政府盤點口罩、防護衣,是台灣鞏固防疫物資重要推手。
武漢肺炎全球肆虐,許多國家不僅口罩短缺,就連防護衣也一件難求,有的國家醫護甚至被迫穿雨衣、垃圾袋充當防護衣,硬著頭皮照顧患者。
反觀台灣,早在疫情爆發之初就啟動防疫物資超前部署,儲備防護衣、口罩及其原料,背後關鍵推手之一正是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
詹長權今天在臉書發文「防護衣的故事」一文,分享他歷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防疫經驗,體認防護衣重要性,第一時間向政府提出建言,讓台灣免於陷入個人防護裝備不足的恐慌。
詹長權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2003年他參與SARS防疫工作,包括接待美國疾管署工業衛生師、資深護士並舉辦護理人院感控訓練,後來也到全國各地檢視完工的負壓病房、調查台大醫院急診室院內感染、督導和平醫院封院後的消毒等。
他說,正因那次經驗,他體認到個人防護裝備在防疫上的重要性,也清楚台灣具有防疫物資製造量能且具備及時供貨能力,可望在傳染病全球大流行時扮演防疫物資供應國之一。
詹長權表示,4年前他曾受邀到日內瓦衛生論壇(Geneva Health Forum),主辦單位希望他引介台灣中小企業的製造業經驗,和開發中國家分享如何生產價廉、物美、量多、迅速的全球衛生產品和設備,以提供資源匱乏的國家和人民在新興傳染病大流行時使用,無奈當時未能說服產官學界做這項投資。
1月份中國爆發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在沒有藥、沒有疫苗的狀況下,防護裝備完善與否將成為防護重要防線。
詹長權說,他早在1月就向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提出建議,呼籲立即盤點國內口罩、防護衣及其原料存量,預估一旦疫情爆發,國內口罩需求將是平時的10倍以上,防護衣至少要備有百萬件,才能提供最基本的需求,陳其邁也聽取他的建議,展開超前部署。
他指出,2個多月前,各國都認為沒幾個個案、認為疫情還很遙遠,如今這些物資、原料早已買不到了,不僅醫護、空姐、包機民眾有防護衣可用,讓醫護和全民免於發生像類似歐美國家因為個人防護具不足的社會恐慌。
詹長權也呼籲,盼台灣未來可以口罩為例,發展出更多個對人類健康有益、對台灣有利的「全球衛生必備防疫物資」產業。
責任編輯/柯翎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