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我們家四個男人的沉默寡言,我媽的個性可就是一個極致反差,情緒化到了極點。
只要她的情緒一來,我們統統會變炮灰。許多事她會邊做邊罵,像是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想做家務事轉移焦點,然後越做越氣,就開始罵為什麼做這些事的都是她。我們家就是在這樣相互的情緒勒索中成長,我媽大鳴大放的哀哀叫,其他成員則以冷暴力回擊,彼此相愛相殺。
除此之外,我們三個小孩的完美主義,可能也有部分是學習到她。她除了白天要幫我爸處理公事,還要照三餐料理家務,照拂三個小孩。一個人要盡心處理這麼多事,想不暴躁也難。
我們這代的小孩很幸運,資訊流通、環境相對開放,縱使對精神情緒不是太了解,但心理悶壞影響到生理,再怎麼不願意,還是知道這些症狀有藥醫。但我爸媽那個在民國四十多的年代,生長於中南部的環境,對精神疾病的敏感度,往往就沒有我們這代強烈。
我猜想,在他們的認知裡,情緒問題不是病,它只是在測試你有沒有定性。因為意志不堅定,精神才會生病。然而有關情緒,最可怕的便是,許多人自己沒有「病識」,反倒還繼續以錯誤的方式,舉著傳統社會價值的那面大旗,去殘害他人,或強迫自己。
情緒出問題,絕對和環境、個性脫不了關係。我爸媽畢生奉行保守勤儉的客家主義,在他們的觀念裡,為所愛的人犧牲,就是成全自己。而我和我哥他們,雖然心裡早已被根植了這個道理,但在成長過程,又接收到個人主義的太多衝擊,所以迷失自己。
我們一家都有病,從前不認識情緒病,彼此互動難免冷冰。
我們一家都有病,現在認識了情緒病,才能了解彼此真情。
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
很多人不了解身心有狀況的人,腦中那奇怪的思考邏輯。但說實在的,我也不是很懂所謂正常的人,腦子裡到底在裝什麼屎。
這幾年我最常收到的問候,就是用你是不是快死掉的表情,再搭配高八度的語調對我驚呼著:「你是不是又變瘦了?」
而這種情形,又以時尚活動最常見。
由於與會的賓客彼此都不是太熟悉,大家三番兩頭又會在活動相遇,所以彼此的談話方式,自然就會變成好像認識很久,但內容完全流於表面的空洞狀態。因為沒什麼好說,卻又不得不說,所以這時候就只能說說你看見的外貌。
「你怎麼那麼瘦?」、「你有沒有吃飯呀?」這些都還沒什麼,有些人明明前兩天才見過,但兩天後又會用左手摀者嘴對我驚呼:「你是不是又更瘦了?」還有些人更扯,他會用雙手搖我的肩膀,一臉憂心地對我說:「你怎麼瘦成這樣,你是不是生病了?」
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