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今天表示,不要因為國內疫情得到控制而有誤會,認為中國公共衛生的基礎很好。實際上,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這10年,是公共衛生滑坡(走下坡)的10年。
鳳凰網報導,曾光是在參加鳳凰網「超級財經週」的線上交流中,作上述表示。
屬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的曾光說,對於中國(武漢肺炎)防疫勝利「千萬不要有一種誤會」,認為中國公共衛生的基礎很好,「實際上不是的」。
曾光指出,這段時間,中國公共衛生「正處於比較困難的時刻」。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流行時,一開始中國的公共防控混亂,就和公共衛生處於困難有關係。
他說,中國公共衛生有些地方做的不錯,例如「計劃免疫」工作。但整體的公共衛生體制凝聚力不夠,很多骨幹人才都在離開這個隊伍,選擇更適合於他們的地方。
曾光表示,像北大、復旦、協和等一流學校的公共衛生學院,畢業生到機關系統工作者不到2%。但公衛系統最需要這些高智商、知識面比較廣的人,需要他們不斷學習醫學知識、公共衛生知識,還需要他們有社會醫學知識、法學知識。
他還說,公衛系統需要有滿腔熱情和奉獻的精神、有和決策者打交道的勇氣和智慧,以及動員群眾能力的人。但中國這樣的人才「現在不可多得了」。
曾光直指,SARS過後,中國雖很重視公共衛生建設,當時也給各級衛生疾控系統蓋樓買設備,也充實急救中心。但之後很長時間,特別是過去醫改的10年,實際上是「公共衛生滑坡的10年」。
但他強調,雖然中國公共衛生滑坡且受到很低的待遇,但是公衛人員在防疫中,為公衛系統作出巨大貢獻,包括調查出最常見的潛伏期是14天,令14天成為「國際標準」。
曾光說,希望中國社會要像關心臨床醫生一樣關心公共衛生,尊重公共衛生的貢獻。特別是疫情受控後,能展開公衛改革,鞏固公衛隊伍,並真正建設成一支能夠為捍衛中國公共衛生安全而戰鬥的隊伍。
責任編輯/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