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提到七股,大家都只想到鹽山?漫步台南老村莊,最有溫度的行程絕對值得走訪

2017-05-29 11:00

? 人氣

除了鹽山,七股老村莊同樣值得探訪!(圖/陳秀琍拍攝、天下雜誌提供)

除了鹽山,七股老村莊同樣值得探訪!(圖/陳秀琍拍攝、天下雜誌提供)

七股,是台南、也是台灣本島最西側的陸地,為台江內海的範圍。七股區地名由來,據傳是清代中國福建來台七人共同墾殖一魚塭,以七股塭為肇始,日治時期屬於北門郡七股庄,原本七股包括現今曾文溪南岸的安南區土城仔和青草崙兩地,戰後這兩地劃入安南區。

以養殖的魚塭為地名,可見這個產業對地方的影響。七股漁業養殖面積有四千餘公頃、魚塭六千多口,為全台之冠,是水產養殖重鎮。能發展如此大面積的養殖業主要是由於水系發達,七股有曾文溪、三股溪(大塭寮大排)、樹林溪(七股大排)、七股溪、六成排水、大寮排水,以及遍布於魚塭間的大小水路,和橫跨於四孔水門與十五孔水門間的大潮溝等,形成完整的給、排水系統,因此成為養殖漁業發展最主要的條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圖/天下雜誌提供)
七股鹽山近年都有不同的主題。(圖/陳秀琍拍攝、天下雜誌提供)

台灣晒鹽若以1665年陳永華於瀨口鹽田(今台南南區)開始算起,到2002年全面關閉晒鹽場,共歷經明鄭、滿清、日治與民國四個時期,長達三百多年。七股鹽場是台灣鹽場中最後結束的,為紀念台灣鹽業的歷史,特別在此設立全台唯一的鹽業博物館,同時也將七股鹽場轉型為觀光鹽山。

自然生態方面,曾文溪口的溼地為台灣兩座國際級溼地之一,而在七股潟湖、曾文溪口面積約三百公頃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另設有生態展示館。

沿海地區因為七股區魚塭養殖面積廣大,加上有潟湖、溪口等自然養殖場,方便取得水產,因此海鮮名氣很響亮。近年來特別於夏日舉行七股海鮮節,推廣七股海產。

鹽田聚落七股鹽埕與中寮

二十年前因寫鹽田專題到七股鹽場拍照採訪,當時台灣鹽田陸續停晒,七股鹽場還有運作,但以機器採收為主。印象最深的是一望無際的鹽田裡,有一座白色鹽山,鹽山上有挖土機在工作著;後來重遊此地,那座鹽山已成為觀光遊玩地標。

看著一個產業的興衰,令人感傷,但總會以另一種形式存續,不被遺忘。現今鹽山、七股機車庫、鹽工宿舍十棟寮、八棟寮等,都是昔日鹽業相關建築,而位於鹽埕附近的中寮,則為一傳統聚落,聚落內有陳家古厝。

台灣鹽博物館

(圖/天下雜誌提供)
台灣鹽博物館內展是波蘭鹽礦礦坑。(圖/陳秀琍拍攝、天下雜誌提供)

外形有如鹽山造型,是台灣唯一有關鹽產業的主題博物館。於2005年試營運,興建的主要目的是保存台灣數百年的鹽業文化資產。

館內展覽有「世界的鹽」,模擬國外岩鹽景觀讓人穿梭其間;「華夏鹽蹤」以中國的鹽史為主題,展出歷代各種製鹽方法;「鹹鹹的台灣」則以台灣為主題,展出照有幾張是我一九九六年拍攝提供的照片。除了台灣歷史上鹽田的分布和鹽田的遷移外,還陳列和鹽產業相關的文物,如運鹽的小火車、鹽村的生活物品、鹽村柑仔店和當時的紅色公共電話等。(入內需購買門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