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可能都有玩過想像遊戲和扮家家酒,但有些父母對學前教育非常重視,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犧牲孩子進行這類想像遊戲(Imaginative play,又稱假想或裝扮遊戲)的時間,並用各種才藝課程填滿他們的生活。
雖然父母的立意良好,但在不知不覺中,可能影響小孩的情緒發展,甚至造成焦慮、憂鬱、注意力不集中等認知障礙。以下列出想像遊戲的重要性和好處,玩樂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重要過程,有助孩子建立健全的心靈以面對未來挑戰。
透過想像遊戲 認識自己和世界
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小朋友可以自由探索,了解自己的情緒與心理,從而認識自己與世界,根據澳洲昆士蘭州衛生局(Queensland Health)的資料,所謂的想像遊戲,指的是人參與創造一個虛擬世界或故事情境,且於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玩法,像是從獨自遊玩,到需要跟別人玩的平行遊戲(Parallel play),以及合作遊戲(Cooperative play)等等。
想像遊戲運用腦中所創造的視覺影像,不會被現實世界的框架所限制,因此有助孩子發想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其他看待事物的角度,或刺激批判性思考。同時,它也在建造身體的情緒反應與健全的學習過程。舉例來說,女生在幫洋娃娃梳理頭髮時,可以充分展現出身為一個照顧者需要有的同理心。
2種想像遊戲 奠定社交發展基礎
想像遊戲主要可分成2種,一種為假想遊戲(Fantasy play);另一種為社會戲劇遊戲(Sociodramatic play)。前者通常出現在學齡前期,這時小孩開始跟其他同儕有互動,並接觸到更多玩具和其他資源。孩子進行假想遊戲時,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他們會反覆告訴別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顯示出孩子還沒辦法完全融入角色;後者則是完全投入在角色情境中,並且他們能夠模仿故事線的人物,好比說,做出超人或英雄的招牌動作。
這2種遊戲都對小孩的社交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透過裝扮和假想,即使是幻想朋友(Imaginary friend),也能建立人際關係所需的要素,包含同理、合作精神和懂得感恩等等。而比起假想遊戲,社會戲劇遊戲能發揮更大的效果,因為它著重於情感的訓練,像是照顧病人和緊急搜救等,這些情節能訓練孩子正確地表達關心,同時避免負面情緒行為,若從小就養成管理情緒的習慣,長大後就更懂得與人相處之道。
假想行為助孩子成長 父母無須擔心
有的父母會擔心孩子的假想行為會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但其實這是多慮了。想像遊戲不但不會傷害孩子,對其成長過程更有加分的效果,且多數孩子到了3~5歲,就會分辨所接收的資訊是真是假。
父母也可以嘗試用好玩的情境考驗孩子,透過書本、電影、遊戲等教材,激發不同的故事情境,並多聆聽和參與他們的世界。小孩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他們可以把虛擬的故事應用在生活中,所以當下次看見孩子在跟自己玩時,不妨多給予他們一些時間、空間及鼓勵,孩子擁有的豐富想像力絕對會讓您大呼精彩!
文/黎佳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Hello醫師(原標題:扮家家酒很重要!想像遊戲助孩子成長)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