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研究裡面的質性資料更值得一探究竟:在這張圖裡,研究者詢問接受機器人治療的學生,你最喜歡機器人的哪一點?(這部分顯然是治療師要效法學習的)學生的回饋是:
在治療的「歷程」部分,學生喜歡的部分有:
(9票)機器人常常會來找你「確認心情」(讓學生發現、意識到,多加留意自己情緒的變化,自己也可以為此療效多付出一點心力)
(7票)同理心(機器人說話感覺跟真人很像)
(12票)機器人教會我一些知識(關於情緒、人類常見的思考型態、認知謬誤等)
(3票)跟機器人聊天這件事(雖然我知道他是機器人,回應很有限,但有時候他很幽默)在治療的「內容」部分,學生喜歡的部分有:
(7票)影音教材
(3票)遊戲
(2票)機器人提供的建議
(1票)機器人依據情緒紀錄做出來的圖表
小結:
「就在身邊」這四個字,大概是AI最難以忽視的強項了(畢竟心理師不是永遠都在個案身邊)。而在治療內容方面,透過影音、遊戲這種形式的衛教方式,顯然也是多數個案更有動機去體驗或學習的。
反過來的資訊也很有意思,在這張圖裡,研究者詢問接受機器人治療的學生,你最「不」喜歡機器人的哪一點?
在治療的「歷程」部分,學生不喜歡的部分有:
(10票)不照機器人指示回答的時候,機器人會很困惑,然後它自己接話的時候,換我們很困惑(很多時候機器人會提供回應的選項要我們選,但這些選項不一定是我們真正想選的)
(2票)鬼打牆(一直講一樣的話)在治療的「技術問題」上,學生不喜歡的部分有:
(4票)機器人當機(很多時候他就自己講自己的)
(4票)鬼打牆(Looping)在治療的「內容」部分,學生不喜歡的部分有:
(2票)我不喜歡用表情符號來呈現我的心情
(2票)機器人雖然會互動,但是互動太短了
(2票)衛教影片太長了
小結:
機器人無論是因為內容限制或者技術問題,無法與使用者「同步」,或者一直鬼打牆這件事情,對於使用上是明顯的阻礙。
機器人治療師的前輩
事實上,用機器人來作為心理治療,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一位在牛津從事臨床心理研究的冰島人Helgadottir,之前就曾設計了一個CBTpsych的機器人用來處理社交焦慮的困擾。(沒錯這也是用CBT作為機器人的靈魂)。
南加大的心理治療系統Ellie,使用AI以及VR來打破人機界限。一開始,這系統主要專注於創傷的心理治療(主要贊助者是美軍),後來延伸到其他疾病的研究。計畫主持人Albert Skip Rizzo更曾誇下海口說,Ellie未來要「將臨床心理學哭天喊地地拽進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