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示意媽媽交給我對話吧!請她靜待一旁即可。接著我轉頭對俊彥,進一步的探索與核對:
「你後來有起床嗎?」
「有呀!」俊彥無奈的表示。
「有去上學嗎?」
「有啊!」
「俊彥呀!你喜歡上學嗎?」
「當然不喜歡呀!」俊彥仍舊很無奈。
「那你怎麼還去上學呀?」我從這點切入,是一個正向的好奇。
「沒辦法呀!我要考高職餐飲科,不去上學沒有畢業證書呀!」俊彥說得倒是很坦白。
「俊彥呀!你還滿負責任的嘛!不喜歡上學,但是為了上高職餐飲科,你還願意起床上學呀?」問話聚焦在他的資源,這是正向的好奇。
「對呀!不然要怎麼辦?」俊彥聳聳肩。
雖然俊彥那麼說,但我覺得他仍舊很努力。
「嗯!我很好奇一件事!」
「什麼事?」
「你喜歡媽媽叫你起床嗎?」
「廢話!當然不喜歡哪!誰喜歡呀?」
「是嗎?我以為你喜歡呢?」
「怎麼可能?我才沒那麼白痴咧!」
「我以為你和我一樣!」
「你是怎樣?」
「我若是早晨六點鐘起床,鬧鐘都設定五點半!」
「為什麼?」
「這樣最後睡的半小時,比較有感覺呀!鬧鐘每十分鐘響一次!」我認真的陳述這一段。
「你神經病喔!」俊彥將我當朋友,說話很直接,或許無禮了些,但是我並未不舒服,他生活中的口語,也許不大恰當,但我不會在此時糾正他。
「你不是跟我一樣嗎?所以才讓媽媽一直叫你?」我的疑問,是帶著幽默感,對問題的好奇與覺知。
「當然不一樣呀!我根本不喜歡呀!」俊彥忙著解釋。
「那我不明白了...」這是問話中的轉折,也的確是我好奇之處。
「怎麼了?你不明白什麼?」俊彥對我的疑問,充滿好奇。
「你不是都有起床上學嗎?因為你很負責的想要升學,即使你不喜歡上學。不過,你不喜歡媽媽叫你?那你怎麼不跟媽媽說,你幾點一定起床就好了啊?怎麼會讓媽媽一直叫你呢!你是怎麼將日子過成這樣子呀?我還以為你喜歡呢?」
我的問話很真誠,而不是故意讓他難堪。俊彥被我這麼一問,陷入了沉思。接下來,我們有零星的對話,十五分鐘的談話之後,俊彥回家了。
這場對話最重要的片段,我呈現出來了。
我和俊彥,最後沒有針對問題作結論,我沒有給任何答案,他也沒有對起床有任何的承諾。我和俊彥的對話,只是透過正向引導,幫助俊彥有所覺知而已,覺知自己的處境,覺知自己的負責,覺知這樣的日子可以如何過?
這常是我引導孩子的第一步,讓他們意識問題,為自己負責任。
孩子願意負責了
兩個星期後...
「阿建老師,你真是神呀!自從那次你和俊彥談完話,他這兩個禮拜都沒有賴床!」俊彥的媽媽來電了,很開心的跟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