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為了全力持家,離職成為家庭主婦,真的就能保證一生幸福嗎?日前一位張姓女網友一封「我的婆婆殺了我」遺書在網路上被瘋傳,內容談到自己自從嫁到婆家,每天過著心驚膽戰的痛苦日子,婆婆三不五時對她言語霸凌,只要說錯一次話,就會被無視、被恐嚇,讓她身心飽受折磨、有了輕生的念頭。8月時她終於撐不下去,在臉書貼文中談到,儘管自己還是很愛老公和兒子,但已經無力再繼續這樣痛苦的人生,決定離開這個世界。
我的婆婆殺了我 和公婆相處八年「被當垃圾」
這封遺書的內容令人相當不捨,但更令網友震驚的事情還在後面:人都往生了,夫家竟然連張女過世都沒通知女方家屬,張女爸媽、妹妹再見到張女,已經是在殯儀館,也不給家屬碰大體,連張女家人想要看女兒手機、了解她生前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簽下借據,規定2-3天歸還。夫家對待女方死訊的方式讓網友紛紛傻眼直呼:「這究竟是多誇張的夫家?」
死者妹妹的追思文也提到,姊姊從小就善良又有人緣,大學時插大到世新大學,不但擔任校刊主編、還常常拿書卷獎。然而儘管她出社會後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也深獲公司主管、同事肯定,結婚後卻被要求必須在家裡帶小孩而辭職。而辭職後的生活,更是地獄的開始。張女曾向好友哭訴,張女和公婆相處了8年,卻「被當垃圾」,公婆常常對她言語暴力、出言恐嚇,無助的她雖痛苦,卻告訴自己「當媳婦只能忍」「就算有錯,大家也比較會怪媳婦」因此她忍了又忍,直到再也忍不下去時,決定在遺書中控訴「偉大的婆婆,你的業造成這樣的結果」後自盡,悲劇就這樣發生。
婆媳關係為何常常演變成家庭衝突、甚至引發悲劇?
為何網友對這件事情如此憤怒?恐怕是因為這起事情點出了傳統婆媳關係最可怕的觀念:當媳婦的,就該凡事吞忍。心理師周慕姿曾在《他們都說你「應該」》一書中提到,婆媳關係是種「文化纏足」的傳統包袱。由於傳統上「晚輩不能頂撞長輩」觀念根深蒂固,身為晚輩的媳婦往往對婆婆的要求選擇忍耐,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這時,很多妻子會希望丈夫能出來擔任「把話說出來」的角色,畢竟相對於丈夫跟公婆相處數十年的親密,自己的角色其實比較像外人。
但,很多丈夫面對自己個性強勢的爸媽時,向來都採取消極抵抗的方式,總認為「說了也沒用,忍耐一下就過去了」,因此也希望妻子用這種心態面對自己爸媽,讓妻子委屈不已,覺得自己就像是夫家唯一的外人,因此,婆媳問題本質上,也是一種母子問題,但許多男性都沒有發現自己在母親與妻子中間應負的責任,導致許多妻子備受委屈、卻求助無門。
而更可怕的是,婆婆的心態除了受傳統觀念影響,更是種「文化創傷」,婆婆常因自己過去也是如此被自己婆婆要求,因此有種「我以前不是都這樣熬過來了,憑什麼你就不能這樣做?」的心理,這樣的痛苦從前未能被理解,當自己成了婆婆後,就很難去同理媳婦,只能牢牢抓住這種「婆婆的權力」來壓住媳婦,以獲得一些心理上的補償。
如何避免悲劇再發生?心理師:這兩個距離要拉開
這起事件在網路上傳開後,也讓大家開始思考,不只是網路上,身邊是不是也有朋友正身處如此難受的「婆媳糾紛」裡?對於婆婆的心理狀態,心理諮商師陳彥竹說,這其實是一種「分化不完全」的現象,認為兒子是自己的,所以當媳婦這個角色出現時便會產生佔有感及吃醋的狀況。
那麼夾在中間的先生呢?陳彥竹說他其實是個關鍵角色,只有邀請他一起出面和婆婆溝通,才能夠有效解決問題。如果短期無法達成共識,陳彥竹說有兩個距離必須拉開,首先是生理距離,盡量拉開雙方的距離,少了天天見面也才能讓衝突減少。
如果礙於現實狀況無法立刻拉開「生理距離」,可以做的就是拉開「心理距離」,減少必須討好婆婆的得失心,讓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現況。
陳彥竹說,在臨床上的確發現憂鬱症患者比較容易出現習慣忍耐、壓抑的性格。而這樣的人格特質常常會為了要「求全」選擇「委屈」、要「和諧」選擇「犧牲」,他們將忍耐視為生存之道,卻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的健康受到極大影響。
最後陳彥竹也說,若是遇到這樣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夠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無論是夫妻兩人進行伴侶諮商,甚至有些人最後選擇離開這段婚姻,都是可行的解決方式!
責任編輯/柯翎肇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