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在她童年的美好記憶裡,父母永遠都缺席…專家:這4種家長給孩子的創傷,竟和虐兒差不多

2020-09-30 10:29

? 人氣

前幾天我在問小伙伴們關於他們童年被忽視的經歷時,有一個小伙伴給我描述了她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和你媽在外面這麼忙,不就是為了給你個好一點的生活嗎?我們哪裡不在乎你了?」父親用失望的眼神看著我。

他覺得我根本不懂他們的苦心,不懂他們這麼奔波是為了給我更好的生活,讓我上更好的學校,讓我可以好像能有個美好的未來,但我想要的只是他們和我相處的時間能多一點,能在我向他們伸出雙手想要個擁抱時給我一點回應。

同樣類似的經歷還有很多,想和爸媽多待在一起,但爸媽工作繁忙無暇顧及;有了一個弟弟或者妹妹,總覺得爸媽對自己的愛少了一點。手受傷了委屈地想跟他們撒嬌,卻只有一句冷冰冰的「怎麼這麼笨」。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童年期情感忽視。

童年期情感忽視究竟是什麼?

童年期情感忽視 ——簡稱CEN(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是由臨床心理學家Dr. Jonice Webb提出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一種由於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創傷

你有過那種很努力地考到了全班前幾名,興沖沖和父母講,得到的回覆只是「又不是考了第一,你這樣就驕傲了?」的經歷嗎,儘管我們的父母可能並不是故意的,但他們的這種忽視性的回應確實會給我們造成創傷。

和家庭暴力或是兒童虐待相比,情感忽視的表現形式極其隱秘。Dr. Jonice總結情感忽視的表現有多種形態,從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不關注子女的真實心聲,到忽視孩子的情感體驗,造成他們的低自尊與自卑等等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不僅僅是指榜樣作用,亦是指孩子能從父母那裡找得到回應和反饋。

情感忽視下的孩子得不到回應和反饋,他們發出的所有信號,喜怒哀樂,都如同投進了深不可見的海底,沒有回音。我們看到過最難過的一句話是:「 在童年那些美好的記憶裡,我的父母從來沒有真正的在場過。」

什麼樣的父母會對孩子造成「情感忽視」?

在研究者看來,有一些典型特質的父母(包括但不侷限於),他們會有更大的可能在養育中造成孩子的情感忽視:

自戀型父母:

世界都是圍繞著我轉的,這是擁有自戀型父母的典型特徵。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更關注滿足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求,他們認為孩子只是自己的附屬品。

在這種養育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可能無法很好的看清出自己的情感需求,更不能表達自己對情感的需要,覺得自己的需求是過分的,不合適的。

權威型父母:

權威型父母強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規矩」辦事,而不傾聽和關注孩子的感受與需求。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是我的孩子,你得聽我的!」最終孩子長大後,要嘛會激烈的反抗權威,要嘛懦弱順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