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柱吃的是哪款便當?從《鬼滅之刃》揭日本火車便當發展史:讓他連喊「好吃!」原來是這味

2020-10-30 06:00

? 人氣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做為交通重要樞紐的宇都宮,在戰前可是作為日本舊陸軍第14師團的編成地。當時從其他地方聚集過來了許多兵隊,宇都宮當地的便當業者,為了應付大量的軍用便當(軍弁),所以也間接驅使他們在製造與配送便當上有了大幅度的進步。戰後,軍人雖然變少了,但卻開始出現不少從東北遠赴到東京工作的「南漂」工作者。由於多數人都會經過宇都宮車站,所以每到歲末之時,就能看到許多返鄉的人,會從客車中伸手向捧著有掛帶盒子的人(立ち売りさん)喊著:「喔~便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885年,販售於宇都宮車站的火車便當,可說是火車便當界的始祖。(圖/翻攝自博物月報)
1885年,販售於宇都宮車站的火車便當,可說是火車便當界的始祖。(圖/翻攝自博物月報

說了這麼久,這個作為日本史上第一的火車便當,菜色究竟如何呢?便當外層由竹葉包裹,裡面放有「梅干芝麻飯糰2個、黃色醃蘿蔔2片」,然後賣5錢(換算成日幣,大約等於600日幣左右)。只能說,跟現在的火車便當相比,當時的菜色真的很樸素。但可別小看這個元祖火車便當,它至少也是日本鐵道委託「白木屋」旅館製作與販賣的,絕對不是來路不明的便當。而且,5錢以當時來說,算是不便宜的價錢,所以能吃火車便當的人,起碼也要是中產階級才有辦法吃得起。另外,除了白木屋旅館外,當時還有松廼家、富貴堂這兩家能選擇。

至於,在鬼滅之刃中,炎柱手裡所捧著的那種外觀用木盒裝,內層還用薄木片分成一格格的便當,其雛型則要等到1889(明治22年)兵庫縣姬路城車站開賣時才出現,而且還更貴。這種用木盒裝的火車便當,被稱為「幕之內便當」,菜色比宇都宮的元祖火車便當豐富許多,除了白飯外,還有許多副食,像是烤魚、肉料理、炸物、玉子燒、魚板等,且每一個副食都用薄木片與白飯隔開,而這正是「幕之內便當」的特色之一,也使「幕之內便當」成為了火車便當界的主流。價錢方面,則是宇都宮元祖火車便當的6倍,要30錢(3000元日幣左右)。最後,為何會被稱「幕之內便當」,理由也是眾說紛紜,有「便當是在劇場幕間休息時吃的東西」,或是「能在戰陣之幕內可吃的攜帶便當」等說法。

大正時代的火車便當

幕之內便當,菜色十分豐富,有玉子燒、魚板、炸物等。(圖/維基百科)
幕之內便當,菜色十分豐富,有玉子燒、魚板、炸物等。(圖/維基百科

隨著時代變遷,進入大正時代後,西洋X東洋的「大正浪漫」風盛行,火車便當也悄悄地搭上了這股潮流,慢慢開始出現了改變。大正時代開始出現以庶民為對象的「食堂車」,裡面除了「幕之內便當」便當外,還會販賣許多洋食,例如牛排、炸雞排、咖哩飯等。

最貴的火車便當價格也一路漲到了40錢,其實打從明治時期,火車便當就已經開始區分上等便當(上弁)與普通便當(並弁)了。明治18年元祖火車便當出現不久,火車便當業者便開始將便當分成25錢的上等便當、10錢的普通便當。大正6年(1917年)12月21日開始,上等便當與普通便當更是各調漲5錢,原因是因為,反映原物料上漲,以及當時與朝鮮、中國開打,日本作為戰勝國,所以景氣也一併帶來了一波好景氣。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毅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