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基金會引用一項研究指出,兒時肥胖者終其一生憂鬱的風險比常人高出3倍。醫師表示,肥胖孩子較少運動,可能影響與情緒相關的內分泌,加上容易被取笑,降低自我價值。
董氏基金會今天發布的新聞稿引用「每日科學」報導的一篇研究指出,荷蘭自由大學醫學中心針對冰島地區 889 名居民進行研究,發現 8 歲或13歲有超重現象的孩子,其一生中某個時刻發生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超過3倍。
開業身心診所醫師吳佑佑表示,體態與憂鬱症的關係雖然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但肥胖增加憂鬱症風險確實有幾種可能因素,像是肥胖的孩子運動量可能較不足,影響腦內啡、多巴胺等與情緒相關的內分泌,而且肥胖的孩子較容易被取笑,人際互動相對較差,易造成自尊及自我價值感低弱。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時下隔代教養狀況多,傳統長輩長有「孩子養胖,就是養的好」、「孩子不能瘦,要多吃」等觀念,導致孩子體態肥胖,若吃飯時提供的份量太多,也會增加孩子吃多、易胖機會。
她強調,肥胖的孩子在人際互動上可能受他人嘲諷與霸凌,使孩子處於低自尊、沮喪,甚至自暴自棄以食物來當作安慰,建議家人給予正向支持力量,鼓勵孩子多運動及調整飲食習慣。
葉雅馨說,如果已是過重體態者,當有心情沮喪、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開始不斷大量找食物吃等現象時,應以情緒篩檢量表檢視自己是否壓力過大,且少在壓力正大的時候減重,容易失敗。
葉雅馨提醒,現代人玩手機、電腦經常久坐,減少身體活動量,使的許多人多吃少動易發福,建議家人一起下載記步器APP,彼此提醒增加每天的走路步數。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