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檔今年迅速竄紅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強打著「國內第一檔同時納入ESG概念、高股息兩項投資因子的ETF」,因為它追蹤的是「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該指數係挑選出符合特定ESG評比標準,而且殖利率夠高的個股而編制。
在國內,Smart-Beta ETF究竟有多紅?五年前,這種ETF佔整體ETF的AUM(資產管理規模)不到7%,今年8月則已成長到近32%,不但是唯一AUM連年成長的ETF類型,而且與傳統、槓反已快要平分秋色,吸金力道相當強勁。
以Smart-Beta ETF的市場而言,現在其整體AUM已突破1千億元,自然人受益人數也超過64萬人,雙雙創下史上新高記錄;資金規模前五大產品吃下9成市佔率,而且不論在整體AUM或投資人數,光是0056一檔都佔去半壁江山。
另一檔備受討論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更是創下多項紀錄。7月甫上市時,它的整體資金規模僅約68億元,9月底已突破210億元;9月單月份其受益人數暴增逾2萬2000人,若不計入槓桿與反向ETF,便是人數淨增加最多的台股ETF,如今總受益人數逼近17萬人,比成立時增加逾14萬人。
該不該跟進買Smart Beta ETF?
雖然Smart Beta ETF炙手可熱,不過,這種產品真的適合多數人嗎?答案是:不一定。
「你買0050的話很單純,就是貼近大盤,穩穩跟上台灣的經濟成長力道,如果買Smart Beta ETF,就有相當的主動成分,求的是一個打敗大盤的可能性,賭賭看『會不會比0050更好』。」台灣ETF投資學院創辦人李柏鋒直言:「問題是,沒有人能保證買Smart Beta ETF能比大盤或0050好。」
的確,以最具代表性的0050與0056來比較,0056的歷史雖不如0050來得悠久,但最新自然人受益人數已突破30萬人,比0050多出近一倍,但儘管0056如此「受寵」,其長期報酬率卻明顯不如0050,從今年3月股災的低點迄今,也輸給0050。
主要是因為,0056本身的經理費、管理費等費用高於0050,而且0056是「估計未來一年殖利率高的股票」,但殖利率並非一個固定值,而是隨時在改變,可能與當初人為評選的結果不同,所以一旦出現殖利率比原先成分股還高的個股時,就必須換股,導致0056平均每年週轉率都高達50%到60%,墊高了交易成本,侵蝕了報酬率。
再以近年來崛起的ESG相關ETF為例,投資人也應當意識到,即使是符合ESG標準、能永續經營的企業,也未必能打敗大盤,以國內兩檔成立一年以上的ESG ETF為例,其報酬率都沒有比0050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