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跟藝術治療相關的教案,劉癸蓉也從生活中設計教案。比方她觀察到學生手機滑太多了,每天拍拍拍,吃東西以前一定都要花個0.2秒拍照,她便來個「放下手機,看見生活」彩繪課。她先跟同學介紹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要求參觀者不得帶手機或任何有拍照功能的工具進入,反而提供畫筆跟畫紙,鼓勵參觀者把看見的東西畫下來。接著她先請同學鉅細靡遺畫下「每天最常使用的一個手機頁面」,再邀請同學帶自己最愛的食物來上美術課,發揮觀察力,畫下食物靜物畫,有同學驚呼:「老師,原來我每天吃的便當長這樣!」
後來劉癸蓉參與了島嶼的集體記憶共備計劃,帶領同學畫下家傳記憶簿,有一位魯凱族的同學畫的是家族傳承的琉璃珠,她發現同學的故事非常好,但呈現得不夠好,於是跟同學深談討論如何修改,沒想到同學當下決定重畫,琉璃珠一顆一顆重繪,畫出讓人起雞皮疙瘩的高水準作品,同學告訴她:「沒想到自己可以畫得這麼好。」不過雄女畢竟是升學學校,同學們用盡全力做美術作業,讓劉癸蓉是既感動又難為。
美術課,除了傳達美,還能做什麼?劉癸蓉想做的是,能結合藝術跟生命,帶有情感的美術課,希望藉此陪伴孩子度過求學時光,更培養出一群有溫度的知識份子。
文/李宜蓁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
責任編輯/鐘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