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藝術生產不只是創作者個人的事情,當它容納不同的參與者時,將會產生什麼不同的展覽呢?竹圍工作室夏季展覽「回巢」以藝術家策展的方式,徵集志工加入創作,結合編織和裝置,營造大型的巢穴,觀眾可以用觸覺、直覺式的感知去親近它,展覽將在9月17日結束。

「回巢」是「我的大地母親藝術計畫」第三波展覽。發起人林秀蘋從事金工創作,她原先想製作一條大型子宮項鍊,卻發現自己對身體的器官感到陌生,於是邀請朋友一同參與子宮彩繪活動,逐步將子宮彩繪工作坊推廣到5個國家,收集了120幅素人彩繪圖和背後的故事,並以網路徵集志工的方式,在2015年舉辦第一波展覽,展出子宮圖和大型編織創作。


相較於第一波展覽「重回子宮」的直接與裸露、第二波「雙蛇蛻變」探討個人生命歷程的生與死,本次展覽則醞釀了兩年,受到芬蘭駐村的經驗啟發,回歸大自然的寧靜。頌揚人權價值無國界!文化部攜手北美館,解嚴30年專題展將跨國在「這城市」展出更多文章


「回巢」徵集81位志工,與12人的工作團隊共同合作,策展人將志工分為3個團隊,「白鷹族」以白色棉麻線編織兩件鷹形裝置,一反老鷹給人的威武印象,溫柔地看護大地;「鹿角族」則從骨架開始,搭建撲滿苔癬與植物的大地意象,收集漂流木後,以雪白的礦物粉上色,與鹿角裝置意象搭配,成為隱密的環形巢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