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揚人權價值無國界!文化部攜手北美館,解嚴30年專題展將跨國在「這城市」展出

2017-08-30 14:34

? 人氣

「解嚴」(1987)是臺灣社會發展走向民主開放的轉捩點,今年適逢臺灣解嚴三十週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受文化部邀請和委託,於紐約策劃兩檔呼應解嚴三十年展覽專題《歷史的暗影,與光》與《悚憶:解與紛》,分別以新聞攝影和當代藝術回應主題,將於駐紐約辦事處臺北文化中心以及美國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兩處舉行。這二檔展覽試圖展開臺灣政治解嚴、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氛圍,對於在地民主化、尊重人權、環保等議題逐漸於社會各個角落發酵。北美館策劃的專題旨在捕捉藝術家採取的各種創作姿態與藝術策略,試圖將解嚴過程的歷史痕跡展現在觀眾面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劉正祥〈「黑名單」面具 〉,1990。(圖/非池中藝術提供)
劉正祥〈「黑名單」面具 〉,1990。(圖/非池中藝術提供)

《歷史的暗影,與光》由臺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執行,北美館策展人余思穎以及綠色小組成員劉振祥共同策劃,預計於8月28日(美東時間)下午3點舉辦記者會。本檔展覽脫胎自近期熱門展覽《微光闇影》的「歷史性的暗影」專題,內容為解嚴前後(1986-1990初)的政治/社運攝影,展覽著眼政治人權、農工運動與環境保護等議題,由劉振祥、黃子明與許伯鑫所拍攝,展出見證解嚴前後的新聞攝影,以及「綠色小組」彌足珍貴的紀錄影片。在解嚴前後,社會面臨急遽轉型,隨著言論日益開放,以及如環境保護、勞工權益、政治抗爭、自立救濟等社會議題浮現、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1985)等,攝影鏡頭終於不再迴避,正式被納入社會改革行動的一環。1980年代與黨外雜誌配合的「政治攝影」是以政治事件、群眾造勢等為拍攝主題,並且訴求政治反對立場的批判性攝影。不僅擴張了報導攝影在美學上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示威抗議的活動本身甚至也可視為是以生命進行的行為藝術,進而躍入當代藝術的範疇。

黃子明〈東埔挖墳事件〉,1987。(圖/非池中藝術提供)
黃子明〈東埔挖墳事件〉,1987。(圖/非池中藝術提供)

《悚憶:解與紛─解嚴與臺灣當代藝術展》在展覽與歷史回顧的探索基礎上,北美館與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Herbert F. Johnson Museum of Art, Cornell University)合作,由客座策展人康乃爾大學藝術史學系潘安儀教授及北美館資深策展人劉永仁協力策劃。從『戒嚴、解嚴』的文化語彙出發,《悚憶:解與紛》探討解嚴做為臺灣當代藝術文化的重要分際與起始點,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維度,自1975年以來到晚近2014年,從現、當代藝術家中選擇具代表性作品,在視覺藝術中呈現激進、炫麗圖騰、抵制、昂揚、心靈探索、繪畫真理辯證等議題。本展邀請14位臺灣藝術家的19組件作品展出,包含楊英風、李再鈐、朱銘、洪素珍、梅丁衍、吳天章、顧世勇、洪天宇、石晉華、陳正才、沈昭良、彭弘智、齊簡、黃海欣;形式內容囊括:繪畫、雕塑、攝影、錄像、裝置、複合等媒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