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耳鳴怎麼辦?耳鼻喉科醫師親自解答:這些致病危險因子一定要避開!

2020-12-13 08:00

? 人氣

短暫耳鳴放著不管,恐造成永久性聽力受損(示意圖/pakutaso)

短暫耳鳴放著不管,恐造成永久性聽力受損(示意圖/pakutaso)

英國有1名退役消防員某日至酒吧欣賞樂團表演時,因為現場音量過大感到不適而提早離開,沒想到仍導致聽力受損,隔天發現耳朵疼痛不已。自此耳邊就經常出現尖銳的耳鳴聲,無法正常生活,夜晚甚至完全無法入睡,必須想辦法讓自己筋疲力竭後才得已昏睡,耳鳴24小時不間斷,宛如地獄般的折磨,最終讓男子幾乎抓狂而選擇輕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雖然不會致命,但耳鳴症狀若不治療,通常雜音會越來越大聲,發作頻率越來越密集,導致情緒低落、焦慮,造成患者極大的精神壓力,痛不欲生。

聽力受損是耳鳴常見的後遺症之一,發作時應盡早積極就醫,且必須要有耐心的配合醫囑服藥,症狀便會逐漸好轉。其實許多患者的症狀就如同上述新聞中的消防員一樣,因此把握耳鳴的治療黃金期,發作的前2周最為重要,才不至於發生永久性的傷害,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

李宏信表示耳鳴雖然不會致命,但耳鳴症狀若不治療,通常雜音會越來越大聲,發作頻率越來越密集。(圖/NOW健康)
李宏信表示耳鳴雖然不會致命,但耳鳴症狀若不治療,通常雜音會越來越大聲,發作頻率越來越密集。(圖/NOW健康)

李宏信進一步指出,引發耳鳴的原因除了噪音傷害之外,外耳受傷、病毒感染、睡眠障礙、精神壓力大及藥物等,也都有可能導致耳鳴。至於大部分年長者的耳鳴,是因內耳老化所引起,年紀越大,發生的比例也越高;然而許多長輩往往沒有正視耳鳴問題,認為只是自然老化,延誤治療的後果恐惡化為重聽,若不及早治療,想要痊癒是很困難的事情。

耳鳴問題至少須持續治療半年以期症狀有所改善。李宏信說明,臨床會給予服用清血藥物,防止血管過度收縮,讓內耳的血液循環通暢,同時給予神經營養劑,恢復內耳神經,使其回到正常聽神經功能。治療期間內務必要定期回診與耐心服藥,即使不易治療,也應耐心用藥以減輕耳鳴症狀,即耳鳴由大聲變為音量低,而漸漸變小聲,最後消失。

年紀大的患者常伴隨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而膽固醇、脂肪等物質會沉積在血管壁,使血液無法順暢流通。為避免耳內組織萎縮甚至壞死,因此一定要服藥控制好三高,幫助血管暢通,讓內耳組織及神經得到充分的養分,才不會影響耳鳴的治療成效。此外,耳鳴患者不宜太過勞累,因為精神壓力大會使血管收縮,同樣也會引起神經萎縮跟退化。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叮嚀,耳鳴患者平時應少抽菸飲酒,避免出入高分貝噪音的場所,盡量少服用耳毒性藥物。最重要的是把握睡眠充足、固定運動及多喝水3原則,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修復人體細胞,保持愉悅心情,適時舒壓,藉由調整生活習慣及適當地投藥,便能穩定控制耳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NOW健康(原標題:耳鳴24小時不間斷折磨人 這些致病危險因子你有嗎?)

責任編輯/陳怡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