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跟它是否為冷門股無關,但冷門股不僅成交量偏低,通常也很少有好消息在媒體曝光,因此影響投資人進場的意願,使得股價持續疲軟。不過,只要冷門股本身營運沒問題,財務穩健,甚至每年配息,符合主管機關設定的券商造市門檻,未來就有機會正式被納入造市標的,成交量放大將有利於推升股價,進而帶動相關的中小型股往上比價,形成正向循環的激厲效果。
配合主管機關政策推動上市股票造市制度,證交所近幾個月數度徵詢現行擔任權證或ETF流動量提供者之證券商意見,召開多次規劃會議,預計於明(2021)年6月底前實施造市制度。
該制度實施初期,證券自營商可申請擔任「股票造市者」或「交易獎勵參與者」,採每年申請方式,由證交所提供一定的獎勵措施及經手費減免誘因,鼓勵「造市者」為前述股票提供買賣報價,「交易獎勵參與者」積極參與股票交易,期能增加前述股票流動性,達成「流通證券、活絡經濟」之目的。
證交所指出,國外股市為增加成交量及流動性,多有採行股票造市制度,本制度係針對優質低流動性股票所規劃,主要借鏡新加坡及韓國股市的造市制度,由證交所每年按獲利達一定標準、成交量低於一定張數、週轉率低於一定比率、是否發放股利等原則篩選出優質低流動性股票,按最近2年度(2018及2019年)篩選結果顯示,每年優質低流動性股票約80檔,涵蓋絕大多數產業類別。
雖然證交所不對外公布最終的篩選結果,但其篩選標準相當明確:前一個年度稅後EPS高於2元,且無累積虧損、前1年有配息;前一個年度日平均成交量排在最後30%(2019年為200張以下,2020年預期將遠超過200張),或是前一個年度週轉率(股票換手的比率)低於市場平均。
上市公司今年度財報在明年3月底出爐後,券商就可根據證交所訂定的篩選標準,從符合條件的冷門股當中,挑出自己想認養的造市標的,向證交所提出申請;為避免造市標的重覆,證交所會與參與的券商進行協調。
本刊依據上述標準,篩選出20檔個股(詳見附表)供讀者參考。
文/龔招健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MONEY錢(原標題:僵屍股大復活 績優冷門股也有春天(內附20檔潛力冷門股))
責任編輯/焦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