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是完全不認識人,對方有類似的作品出現,我是不是可以很肯定地說這不是抄襲呢?」
網民反面評論,總結三大類型
設計圈的好評及抄襲爭議之外,網路上對茄芷雙十反面評價也不少,多且雜。有些太過激進的留言我就不把截圖放上來避免不必要的引戰,歸類後,反面評價可以總結歸類分為三大類:
1.認為「茄芷袋」是不恰當的設計元素。
「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乞丐就要背茄芷斗。」這句台灣俗諺讓有些網友表示「茄芷袋」會讓人連結到早期台灣的「貧窮」及「農村」,而讓主視覺顯得俗氣,甚至進一步覺得這會唱衰台灣因此衰退。
2.認為「紅藍綠」三色配色不妥。
設計理念雖強調三色選色來自於「茄芷袋」的配色,但仍有許多網友認為顏色上,紅代表中國政權,藍綠代表台灣黨派,主視覺的編排外紅內藍綠讓人覺得暗示「紅色獨裁政權包圍藍綠政黨」。顏色話題延伸,還有人覺得:「既然紅藍綠都有了,那把台灣的親民黨橘,新黨黃,台聯土,時力黑放哪了?」
3.認為「雙十」不代表台灣國慶。
引述維基百科: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又稱雙十節、雙十國慶、雙十慶典、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說法很多,但大宗論述是「雙十不是台灣人的國慶,而是中國的國慶,台灣不該在10月10日慶祝別人國家的生日」。
負評種類中,前兩點關於「茄芷袋是否合適作為概念?」、「轉化後的配色是否不妥當?」我想都是比較屬於「個人主觀認知」和「個人品味」的差異所引發出來的觀點。
茄芷袋在過去或許和貧窮做連結,但是在時代變遷後,它成了台灣復古的代表,而且還受到許多國外觀光客的喜愛,為台灣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因此,是要選擇將茄芷袋做哪一種連結,然後評論它是否合適作為主視覺元素,也都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獨到的品味了。
政治歸政治,設計歸設計。
而關於反面評價的最後一點——「認為『雙十』不代表台灣國慶。」
由於這篇文章我反映的是純粹的設計師觀點及我在網路上爬文後整理的資料,我就不進行任何政治色彩的言論。但反面意見裡我非常贊同社運參與者老丹的論點。以下為他2017年9月15號發文的兩段節錄:
「說真的是很有新意的發想與設計,設計團隊做得精采。但只要業主是中華民國,我就覺得不行。特別是這種說是用了台灣的元素,但慶祝的卻是殘存中國的生日,這種表裡的矛盾實在是讓人啞然失笑。」
「無意苛責台灣的創意人,設計師;因為在這樣一座認同錯亂的島嶼上,他們也是同為受害者。希望中華民國不要再消費台灣,利用台灣的美好,包裝不義與荒謬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