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起敘利亞爆發內戰,總統阿薩德聯合俄軍持續空襲阿勒坡,所謂「阿勒坡圍城戰」於焉展開。2013年起,當地人民自發組成陣線聯盟保衛家鄉,被稱為「白盔部隊」(White Helmets)。《阿勒坡最後的男人》便是從白盔部隊三位創辦人的視角出發,隨著鏡頭深入戰地前線,帶領觀眾目睹阿勒坡圍城戰下的荒涼廢墟以及人道問題。
在影片中,我們不斷看到主人翁哈雷德躲避槍林彈雨以及空襲炸彈。當城市陷入火海、大樓倒塌的時候,哈雷德便與同夥徒手從瓦礫堆中,一個個將生者與死者挖出來。當小孩子被活生生地從瓦礫堆中救出時,眾人高呼「這裏有一個人活著」,所有人的行動突然變得迫切而急促。一旦知道一個生命在救援的過程中流逝了,災難現場沒有哀傷的時間,有的只有搶救下一個生命的急迫性。這種「分秒必爭」的時間感,在《阿勒坡最後的男人》中格外明顯。不僅僅是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感受到生命即將流逝,死亡更像是一種隨時的威脅,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是死是活?「時間的迫切」是《阿勒坡最後的男人》在影像世界與真實世界中一個很重要的題旨,本片於2017年誕生,迅速引起國際關注,在2017年日舞影展及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上贏得大獎。
它在向世人發出求救訊號,這個人道悲劇不過是近三年來的事情,而且持續的發生中。它在叩問時代的核心問題:「究竟我們發生了什麼事?為何我們得承受這樣的災難?」這種人跟社會的脫節與陌生,正是當今敘利亞人民正在感知的情感結構。我們可以說:「日常即為災難」。陽光照耀著廢墟,孩子從瓦礫堆中被救出,鬼門關前走一遭。然而哪裡是煉獄?在那時此刻的阿勒坡災難情境下,根本難以分辨。影片中,哈雷德與孩子參加當地的同樂會,一群人玩得不亦樂乎。突然間警報響起,孩子哭了,哈雷德趕緊將孩子帶離現場,所有人鳥獸散。這便是「日常災難」最直接的表徵,生活存在一種惘惘的威脅。
在敘事結構上,《阿勒坡最後的男人》將哈雷德塑造出一種英雄形象,拍攝他出生入死,私下又是溫暖慈父的樣貌。做為一群「良民」,他們爭取的是自由的信仰,總統阿薩德在這場衝突中儼然成為十惡不赦的壞蛋(他怎麼可以攻擊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這種善惡對分的敘事方法,讓我們得知的是「一種立場」、「一種聲音」。無疑的,《阿勒坡最後的男人》毫不遮掩地選邊站,從人道的立場出發,要求同情、譴責暴力。做為觀者或論者,我們都必須意識到這樣的敘事結構可能存有問題,換言之,所有的社會問題,背後自有其複雜的經濟、政治、歷史及文化脈絡。一個內戰的爆發,絕對不能以善惡對立的方式加以言說(甚至要求選邊站),這樣的紀錄片只能讓我們看到「立場」,而非「真相」。
然而《阿勒坡最後的男人》並非虛偽之作,相反的,它再真實不過了。這些活生生的人,他們爭取敘利亞自由、譴責阿薩德政權的暴力,這種意識、這些行為,都是他們生而為人的內在情感張力。我們可以懷疑立場,但我們無法否認情感。這便是《阿勒坡最後的男人》問世可貴之處,它紀錄了大戰底下人類的生命情狀,見證問題、拋出問題、質問時代、要求反省。
2017 CNEX主題紀錄片影展
活動日期:9.22 - 9.26 光點華山 9.22 - 10.5 Giloo紀實影音
購買:2017 CNEX主題紀錄片影展【人生好難選擇不難套票】
文/王振愷
責任編輯/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