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不是無法面對壓迫,而是遺忘了自己有選擇的權利。
在這裡,女孩掌握自己人生的權利被大大的限制。
妳是女生,所以不能出門玩樂;
妳是女生,上大學也不必了,快點結婚;
妳是女生,就應該要養小孩,工作也不用管了;
妳是女生,探索世界是無用的,待在家就好。
這些不只是男性深根柢固的觀念,即便是女性,也乖順地接受著這些傳統約束,全然放棄探索自己能夠創造的機會與價值。
在台灣,當我們談到敘利亞,你可能會聯想到敘利亞的難民問題,你也可能會記起在新聞上看見過的戰火無情,但你是否知道,除了內戰問題之外,敘利亞的人們其實還得面對許多已經札了根、難以移除的陳腐觀念與陋習。
來自敘利亞、家裡有個妹妹要照顧的男大生Eyad跟我們坦承,他內心中是多麼希望妹妹能有機會接觸到科學、政治、資訊工程,這些傳統上被認為是「男生」才該學習的領域。
他多希望妹妹能夠理解:身為女生,其實自己擁有多大的潛能、能夠完成多少偉大的事,而不只是扮演著先天被賦予的角色-做一個好妻子;她多希望妹妹能夠打破現實的藩籬,去工作、去創造自己的價值。
同樣來自敘利亞的女大生Salam則說道,即使敘利亞的女孩有幸生長在環境富裕的家庭,不需要被逼迫結婚,但最後仍然有大部分的女孩會自願選擇結婚而放棄大學學業。
因為在傳統觀念上,女孩的年齡越大會越難以嫁人,很常見的情況是,如果一名女性在25 歲還沒有結婚,會被認為是「有問題」的人。
所以當被父母詢問是否該結婚了,女孩們通常會不加思索地回答:「好的」,她們從來沒有去思考完成學業是否有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像台灣或歐美這樣能夠自由決定要不要結婚、何時結婚等女性自主的觀念從來不存在於她們的生活裡。
十二歲就嫁人生子,內戰迫使女孩提早長大
在你我的想像,一般十二歲的女孩應該正處於無憂無慮、開心上學的時期,可能正準備要踏出步伐探索這個世界,但是生活在敘利亞的女孩沒有權利獲得這些安穩的生活,哪怕是獲得去想像未來的時間。
因為十二歲對她們來說,可能就是嫁做人妻、開始獨力負擔家計的人生起點,而且這種情況因為內戰而更加嚴重。
Salam說,有很多敘利亞女孩沒有她「幸運」。
她就聽說過有一個女孩,被擔任大樓管理員的父親禁止去上學,只因為擔心她會被綁架與強暴、失去處女之身會難以嫁人;在那個女孩十二歲的時候,即使她的對象是個只有二十歲的青少年,收入不多的父親仍迫不及待將她嫁出去,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她在十四歲的時候就有了第二個兒子,丈夫卻因為加入軍隊從此消失、了無音訊,最後她逼不得已只能帶著兩個孩子回去投奔家人,家庭的經濟負擔反而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