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旗下的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希望減低疾病命名過程中的主觀因素。他們一直主持國際疾病分類(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 ),批核疾病的最終名稱。在2015年5月,世衛更新了傳染性疾病的命名指引。在新指引下,新疾病命名時,不會列出特定的地方、物種和以性別、宗教、文化特徵劃分的群體,也不會用上「未知」、「致命」等警告性用語。
反之,世衛在命名疾病時,會選用更多描述性用語。例如,描述病徵 ( 如水性腹瀉、呼吸道感染 )、爆發季節、身體受感染部位、病原體 ( 如冠狀病毒 ),也可用較中性的詞語形容受影響的群體( 主要是年齡層 )。世衛的新命名指引,看來客觀、專業,而且很合理。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認同新指引。有科學家認為,世衛的做法,只會製造很多人們不太可能記得的名字。例如「伊波拉病毒」,可能成為「2號絲狀病毒性出血熱」( Filovirus-associated Haemorrhagic Fever 2 )。也有科學家指,這樣的命名方法,可能會忽略了一些重要資訊,例如動物物種可以是重要的病毒傳播媒介。
明尼蘇達大學生態學者華萊士( Rob Wallace ),於2016年出版《大農場大流感》( Big Farms Make Big Flu )一書。他的研究分析人畜共通病( Zoonosis )散播,與人類經濟作業的關係。在新自由主義模式下,畜牧作業單一化、集中化,令到動物對病毒的免疫力減弱,病毒有足夠空間在動物身體變異,演為化傳染人類的病毒。另外,人類的食用習慣,和對森林的過度開墾,也會有影響。
華萊士認為,考慮政經因素,在命名時加入地域標籤,對預防疾病仍然有很大幫助。他以伊波拉病毒為例子:伊波拉病毒,得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河區。伊波拉現在已演化為區域性疾病,伊波拉這個地方名,看似對我們理解病毒沒有幫助。
但是,伊波拉病毒當初之所以大規模爆發,與當地的政經情況很有關——因為大規模伐林和開採林礦,以及當地的食用習慣,人們長期與蝙蝠接觸;加上,當地政府經歷長期的結構調整,醫療體系落後,疫症初出現時,政府無以應對,最終演化成大規模的人傳人爆發。
或者,我們短時間內,也不會得出一套完美的疾病命名系統。但是,我們可以理解疾病命名也有它的政治性,以令到我們更全面理解疾病的源由、影響,也避免對某些社群施加不必要的標籤效應。
文/ BILLY TONG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Outside(原標題:醫學政治學:疾病該如何被命名?)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