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Clubhouse 的使用者帳號建立在手機號碼、而非常見的電子郵件信箱之上。因此,若要邀請朋友加入,也必須獲得對方的手機號碼、並讓 Clubhouse 存取 iOS 的聯絡簿。
第三,如同 Facebook、Twitter 等產品,Clubhouse 會根據擷取到的聯絡資料建立「社交圖譜」,也就是號碼與號碼之間的連結。通常會記錄在電話聯絡簿當中的電話號碼都是「有關係」的對象;就算是為了邀請而新加的電話號碼,也會因為限量及族譜的設計而被逼著盡量邀請認識的人。
圍繞社交資本結構的設計
最後一項產品特點是 Clubhouse 相當重視社交資本結構,其中我認為最精妙的一個設計是房間內的角色分群。
Clubhouse 將每一個社交房間內的角色分成三大類群,並依照社交資本結構的大小由上而下排列。
最上方的第一類群是「講者」,而講者中具有踢人、遞麥克風等最高權限的角色則叫 moderator(房主/主持人)。
第二層開始的分類是「聽眾」,不過是「講者有在追蹤的對象」。
這設計非常有意思,因為它除了幫助講者鳥瞰全場、看看自己的朋友有沒有在現場,也精準掌握到多數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社交場合時,都想認識「名人/主人/正在講話的人」的朋友。
第三層就是非親非故的一般聽眾。
重點是人啊!
然而,若進一步思考 Clubhouse 究竟為什麼有魅力,我認為跟產品可以「做」什麼無關,跟「誰」做這些事比較有關。
傻子,重點是人啊!Clubhouse 給我的感覺大概有點像上面這句常見的標語。
例如,有一天早上,我一邊泡咖啡、一邊聽 Thiel Capital 的董事總經理 Eric Weinstein 開了一間房間、歡迎 2020 年民主黨總統初選候選人 Tulsi Gabbard 加入 Clubhouse。我加入該房間的時候有超過 2,700 位聽眾,相當驚人。
又例如幾天前,Elon Musk 正式受邀加入 Clubhouse,並表示將加入一場對談。消息一出即轟動全球,更扯的是活動當下因為 Clubhouse 每個房間有人數上限,結果人們紛紛開了 Elon Musk 房間的「轉播房」,粗估至少同時有超過 4 萬人在收聽。
上述效果不是偶然,而是 Clubhouse 及其投資人精心打造的結果。Clubhouse 的天使投資人有 Naval Ravikant 這種 Twitter 百萬追蹤等級的矽谷意見領袖;後續的主要領投者也是在矽谷享負盛名的 a16z,每次光是 a16z 創辦人 Marc Andreessen 用 Clubhouse 開講就能引發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