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之,就捏好壽司米飯量而言,大小得剛好一口一塊,若是壽司做得太大,吃的時候散落滿桌,在日本人眼中,這顯然就是不及格的壽司。因此,從此角度而言,小小的壽司,幾乎可以籠罩日本人「點」意識的存在。
但反過來看,紫菜包飯作為韓國人在繁忙生活內,用以取代正餐的食物,其作法比起壽司顯得沒那麼複雜。
先就紫菜包飯的食材言起。在海苔上的一片白米飯,鋪上諸如醃漬類的黃蘿蔔、黑輪、煎蛋與薄荷葉等,也可加上顧客額外指定的牛肉、豬肉,甚至鮪魚等食材,再由廚師用圓滾筒包起,把這幾樣食材緊緊地壓滾成一串,用刀子切成一小片一小片,包裹保溫鋁箔紙讓人外帶。當然,韓國當地做紫菜包飯廚師的性別,可沒有限定男生,大多為阿珠媽(아줌마,大媽)的女性居多,有時也可看到陽剛氣十足的阿祖西(아저씨,大叔)做紫菜包飯,端看「值班時間」而定。
而就「量」、「大小」角度而言,紫菜包飯米飯量可是比起壽司多很多,甚至還可能超過一般人正餐所吃的一碗白飯分量;且紫菜包飯只要沒有放過夜,或產生異味,就沒有如同日本壽司有著嚴格的「賞味時間」—韓國人肚子餓,拿起來吃個一兩塊,再包起來放,也大有人在—換句話說,紫菜包飯的保存期間比起壽司長上許多。
繼之,「鍋巴茶」是讓我感到最有趣的一種韓國茶飲。顧名思義,飯鍋巴茶就是飯鍋內烤焦黏在鍋上的那一層米,在進入已開發國家的大韓民國,歌舞升平、滿是烤肉店的韓國社會,為何要保留這樣的茶飲呢?甚至,來到當地超市還可買到鍋巴茶的茶包呢。韓國人熱愛此鍋巴口味,甚至在當地也推出「鍋巴餅乾」、「鍋巴味糖果」、「鍋巴口味泡麵」等商品。
為什麼?
上述兩種韓國人平常所吃所喝的紫菜包飯和飯鍋巴(茶),共同之特徵是易於攜帶、保存時間長,完全不需要太複雜的製作功夫。這樣的現象並非是偶然,因為這些食物易讓人聯想到逃難、戰亂時的克難物。
鍋巴茶只需要把熱開水倒入盛著鍋巴的茶碗,即可飲用,甚至現今韓國人也開發出用冰水冷泡鍋巴茶。但這樣的「飯鍋巴」飲食,不禁使人聯想到,什麼時候人會想吃這樣的飯鍋巴呢?若是有著香噴噴、熱騰騰的米飯,誰會去吃黏在鍋底的鍋巴?如果人非「飢餓」的話,怎麼會連鍋巴都捨不得浪費呢?只要是「人」,特別是飢餓狀態下的「人」,即使是不起眼的鍋巴飯,也遠勝於飽肚狀態下,餐桌擺滿的一席山珍海味。
小到如飯鍋巴,它在歷史內對居住在飢寒交凍、且屢屢受到外國侵略、戰爭四起的朝鮮半島居民而言,它也是一個珍貴、止飢的食物。即使來到二十一世紀,不管韓國人有意或無意地透過這兩樣傳統飲食,深深連結上發達的被害意識之歷史感,形成一個記住歷史的民族。
一個國家不論是小吃或是正餐,都有其歷史且漸成其文化。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透過該國的傳統飲食可看到當國人民之歷史感—那麼,今日臺灣最佳代表平民飲食是什麼呢?是代表臺灣文化圖像的珍珠奶茶?或滷肉飯嗎?臺灣人民又是如何透過飲食顯示出歷史感與文化呢?
作者簡介| 陳慶德
作家、韓國社會文化專家。旅居韓國十年,韓國國立首爾大學西洋哲學組博士候選人。博士階段,透過現象學方法,分析語言學習經驗與文化觀察,著有《首爾大學博士生的韓語文法筆記本》(聯經)與《他人的目光—韓國人的「被害」意識》(唐山)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月熊出版《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