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孩子需不需要有所回饋,倒不在荷蘭父母的思考範圍內,畢竟對務實的荷蘭人來說,「養兒防老」太不保險,還是要靠退休制度跟社會福利政策才能確保人人老有所養。
荷蘭父母的教養態度:「小朋友」,把孩子從「小」養成「朋友」
開始學中文後,我發現中文有一個非常正確形容荷蘭親子關係的詞,也就是台灣人使用的「小朋友」一詞。
學習新語言的樂趣之一,是可以用「外來者」的角度去思考新學字彙的意思,比方說,我在台灣第一位中文老師在教我們「芒果」這個詞時,就建議我們把它想成是個很「忙」的「水果」,從此,「亂想學習法」就成為我記憶中文詞彙的學習方法。
當然我這個外國人亂想出來的字義,跟母語人士認知的正確辭意往往有一些差別,但也許這也是這個特殊學習法好玩的地方,因為大家想出來的意思都不一樣,聊天時可以比較一下彼此想出來的意思哪裡不同,簡直像是個遊戲一樣。我第一次聽到「小朋友」這個詞時,我還沒有當爸爸。一開始覺得這個詞很可愛、很溫馨,好像大人跟小孩子間有著很親切的朋友關係,我也很喜歡用「小朋友」這個詞。
有了小孩之後,因為日常生活角色有的改變,開始對一些舊詞彙有了新的想法,例如我就覺得「小朋友」這個詞完全反映出荷蘭人對親子關係的看法,也反映出教養的整體過程。
父母對小孩要負責任的意思是說,教養孩子的目的,是讓剛出生完全依賴父母的「小孩」漸漸長成可以獨立思考、經濟上不需要依賴父母的「大人」。
換句話說,父母跟小孩的關係,一開始是小孩服從爸媽、父母有責任保護與培養小孩,是一種小跟大的垂直關係;但是生育教養下一代的終極目標,在於讓小孩成為精神上和經濟上完全不需要依賴父母、也就是可以獨立面臨世界的挑戰找出自己價值的大人,兩組獨立且可以平等互動的個人,不就是「朋友」嗎?
作者│韋岱思(Thijs Velema)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
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很享受觀察兒女長大的過程,把兒女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野人文化《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
責任編輯/鐘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