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社會少子化、不婚、不生的趨勢,養寵物的人愈來愈多,不少人更將家中的毛小孩視為朋友、家人,陪伴彼此的生活。但根據一項研究指出,照顧長期重病或臨終的寵物時,竟可能引發飼養者的憂鬱及焦慮情緒!
長期照護重病寵物 易致社會心理功能品質低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陳質采表示,多數人飼養寵物時大多只想到牠們可愛的一面,而忽略寵物的壽命比人類還短,牠們也有生病、罹患癌症等風險,但因為長時間的共處,已產生如家人、朋友般的情感,在經歷寵物久病、臨終的過程,容易造成照顧者社會心理功能品質不佳。
陳質采醫師補充,這種狀況不只是發生在成人身上,孩童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情緒反應。而每個孩子的反應不同,父母可持較開放的態度,詢問孩子現在希望獲得什麼樣的協助,並給予支持。
改變自我生活標準 避免產生落差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陷入憂鬱、社交孤立以及較低的生活品質,為照顧有身心疾病家人或是患病長者常面臨的問題,照顧重病的寵物,也會有類似照顧者負擔高壓力的情況。若成為照顧者,首先要能夠允許自己降低生活的標準,且要先改變想法,接受減少原先生活無慮之餘會從事的事情,避免引發強烈的落差感;另外,良好的照顧環境相當重要,如此一來,才能夠減緩照顧帶來的沉悶或怨氣。
給自己喘息空間 遠離憂鬱及焦慮找上門
葉雅馨主任提醒,照顧者應理解,當被照顧者表現的憤怒、不愉快,甚至不聽指示,不停埋怨或抱怨,是患者身體狀態所引發的情緒,並非對照顧者的不滿。若照顧者憂鬱、焦慮情緒遲遲不褪,建議可藉由運動,或暫時請託其他親友代為照顧,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
文/吳珮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原標題:長期照顧重病毛小孩 恐引憂鬱、焦慮找上門)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