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練好久,他們卻反悔不出錢了」明日之星湊嘸30萬含淚棄奧運,台灣體壇最大悲哀

2017-11-21 11:00

? 人氣

後來她努力練習雪橇好幾個月,在六個月內增重增肌五公斤,只期待能披上台灣戰袍,站上明年韓國平昌冬季奧運的舞台。沒想到某天卻突然收到雪橇協會通知經費不足,如果想報名參賽,得自籌經費三十萬。因為負擔不了龐大費用,她忍痛放棄這難得的賽事,台灣或許也因此錯失一個奪獎機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練習真的不辛苦,因為那是我喜歡的。可是花了大把時間練習,卻因為這樣失去比賽機會,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這樣的狀況其實不少見,除了報名費,平時她們的教練要自己找、贊助商自己談,成功算你好運,找不到人幫忙就只能摸摸鼻子再想辦法。她也舉例,之前參加滑水比賽,確定有出賽資格後,協會大概會給一萬塊經費。「但我們滑水借一次場地和租船蠻貴的,15分鐘可能就要一千塊,一個比賽怎麼可能只練10次?」有一次自己去拜託國外教練來教學,對方甚至疑惑地問她:「奇怪,這不是協會的工作嗎?」

協會經費不夠或許是許多運動都會碰上的狀況,但冷門項目還有一個更辛苦的地方──贊助更難談。因為大家對這運動並不熟悉,加上曝光度或許也相對不高,原本已和某家廠商談妥合作,關鍵時刻對方卻反悔了,她無奈之下也只好另尋方法。

2016年參與亞洲雪橇錦標賽,她創下超越男子B組冠軍的好成績!(圖/林芝韻 Jr-Yun,Lin@Facebook) 
2016年參與亞洲雪橇錦標賽,她創下超越男子B組冠軍的好成績。然而,後來的比賽之路卻沒有因此更順利。(圖/林芝韻 Jr-Yun,Lin@Facebook) 

事實上,這不只是滑水選手面臨的困境,其他冷門運動選手也難逃類似問題。多次代表台灣參加亞洲盃、東亞盃賽事的「壁球」選手陳聖凱就分享,選手每年光打一、兩場國際賽是無法累積足夠能力的,需要多打幾場職業賽事,也累積自己的個人成績。但因為國家把職業賽摒除在補助範圍外,所以一年十多萬的出國費用就得全部自己扛。

曾在世界「定向越野」排名賽拿下男子菁英組、亞洲錦標賽拿下冠軍的國手劉承勛,也有同樣的感觸。因為定向越野不是亞奧運比賽項目,所以補助又更少了,扣掉協會的人事成本,能實際補助到選手身上的金額少之又少。除了自掏腰包做隊服,想拉贊助也是困難重重,拒絕原因不外乎「非主流」或「能見度不夠」。

想募百萬出國、結果一萬塊都沒有,去賣營養便當可能比較有賺頭…

協會不願資助,林芝韻只好努力寫文案上網募資,為期一年的完整賽程所費不貲,至少要175萬,沒想到努力好久,最後大概只湊到一萬,她臉上依然笑笑的,卻多了一絲無奈,「比較冷門的運動真的就是這樣,也沒人知道。」

同樣是拿到世界級的金牌,為何之前的舉重選手郭婞純、網球選手盧彥勳等人可以全台爆紅,滑水選手卻無人聞問?林芝韻認為,這跟協會願不願意推廣有極大的關係。根據《誰說運動協會一定是運動員後盾?他揭露「你沒有關係,協會根本不理你」》一文,一位參與單項運動協會的選手揭露協會黑幕,體育協會裡的決策者不一定是該項運動的專業選手,許多「商人」甚至不太管運動,只是想靠這頭銜營私利,資金運用狀況也不透明,外人根本難以了解,推廣運動的成果真的有限。

除了希望協會提供比賽資源,林芝韻認為賽後的宣傳也還能再做更多。她也表示,透過多多舉辦體驗活動、把冷門運動帶進中小學體育課,加上選手合作,一定能讓這項運動被更多人看見。

她在採訪尾聲分享,有受到協會資助的3個選手,9月都出國備戰了,「遺憾一定會有啦,但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她看看窗外,說內湖科學園區這一帶,好像有些人中午會開車出來賣自製便當,她以前為了比賽減重也會自己做便當,不然有機會來試試看好了……。原來啊,一個滿懷夢想的運動員想為國爭光,不是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責任編輯/鐘敏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

鐘敏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