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接受幫助
我們如果認為需要別人幫助就是軟弱的表現,就不會敞開心胸,接受外界的奧援。聽起來似乎只有男性會如此,但我也在女性身上觀察到這種情況。我們比較少注意到女性不願接受幫助的情況,這是因為大部分女性的表現遠比男性更溫柔親切,因此在我們的社會裡,女性接受別人的幫助往往被認為是「正常的」,或甚至是「理所當然的」。不願接受幫助其實和性別無關,而和自我羞愧有關。
羞愧者通常不會承認自己需要協助,如果他們的伴侶想幫助他們,往往被他們虛假造作的反應搞得暈頭轉向。「不用了,我馬上就辦!」「這我做得來!」「你別碰,我已經在處理了!」伴侶和這類人相處時,往往會撞到一面看不見的牆,而覺得無法理解他們,或因為本身的主觀感受而認為自己被拒絕,因而會立即改變態度,不再協助他們。由此可見,以健康的心態相互體貼和照顧,才是伴侶相互表達愛意的主要方式。
口是心非
從不拒絕別人的人,可能會因為表達內心的想法、重視自身的需求,或認為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而感到難為情。他們會隱藏自己的期盼,專注於對方的需求,甚至還會試著解讀對方的言外之意。從不拒絕別人的人會忽略自身的需求和期盼,不表現出真實的自我,而這也使得他們的伴侶難以了解他們。他們因為持續的自我壓抑,而不斷累積內心的憤怒,並經常以間接迂迴的方式來報復他們無辜的伴侶。
嘲弄諷刺
影射、挖苦、取笑和捉弄這些詞語,分別代表不同程度的嘲弄。當伴侶其中一方的親密感被另一方出賣時,就會使雙方更加疏遠,而越發不願親近對方。因為本身想親近對方、渴望親近對方,或因為表達親近對方的意圖,而感到害羞的人,也會避免與伴侶親近。此外,綽號的使用,意味著以熱情的方式持續貶抑對方,例如「大胖妞」、「矮冬瓜」和「小老鼠」(譯註:德國人常暱稱愛人為「老鼠」(Maus),並會加上一個「小」字,用「小老鼠(Mäuschen)」來表示親密與喜愛。)。所以,請你務必注意:當自己用綽號稱呼情人或另一半時,是讓雙方的關係更親近,還是變得更疏遠?
嫉妒
P先生生活節儉,但他的妻子卻出手闊綽,愛用名牌貨,盡情享受人生。這樣的差異性讓雙方經常為了家庭開支而發生爭執。P先生甚至還援用「我們要環保!」和「想想那些生活在第三世界的窮人!」這一類的道德思維,並奉行「生活不該奢侈,不該獨善其身」的信念來抗拒物質的誘惑。他認為「生活是艱苦的!」因此他會嫉妒妻子竟能過得如此輕鬆愉快!
和另一半吵架前,先問自己4個問題
1.請你回想從前曾和某人發生的爭執,不論這場爭執是在多久以前發生。請讓自己再次回到當時的情境,並在那裡停留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