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書中總是說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他們卻很難約定好在同一天死去,一項研究顯示,全球人均壽命從1990年至2013年間男性成長了5.8歲、女性成長6.6歲,原先總平均65.3歲也提升到71.5歲。
即使是低收入國家如尼泊爾、衣索比亞、盧安達、尼日、馬爾地夫、東帝汶、伊朗等,在過去二十年來也有顯著進步,當地人均壽命增加約12年。印度在這段期間人均壽命男性成長7歲、女性成長10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有50%以上自殺案件是發生在印度和中國。
這項研究由世界衛生組織(WHO)轄下的全球疾病負擔(Globel Burden of Disease)發起,並獲比爾暨梅琳達蓋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資助,蒐集188個國家數據資料分析而成,發佈在《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上,資料顯示近年癌症死亡率下降了15%、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減低22%,人均壽命的數字增加,很大一部分是歸因於死亡率的持續下降。
然而,也有一個區域遲遲無法跟上世界的腳步,撒哈拉以南非洲由於愛滋病毒肆虐,使其人均壽命減少5年以上;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莫瑞(Christopher Murray)表示,大家的共同努力加上外界資金挹注,在對抗傳染病如腹瀉、麻疹、瘧疾、肺結核、愛滋病毒時,都會產生實際上的影響。
慢性病、受傷為主要死因
同時,研究也顯示現代全球因慢性病死亡的人口急遽增加,和1990年相比之下,C型肝炎造成的肝癌增加125%、用藥過量增加63%、糖尿病增加9%、慢性腎疾病增加37%、胰臟癌增加7%。
另外,全球因受傷而死亡比率上升10.7%,此項研究結論指出,在過去的23年間,人類死因重大轉變,以非傳染疾病和受傷占了最大的比例。
Country-by-country trends in mortality from @TheLancet, + new #lifeexpectancy #dataviz: https://t.co/EQLwRsQbah #GBDStudy
— IHME at UW (@IHME_UW) 2014 12月 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