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林昀儒戰敗樊振東,中國網友依舊為他喝采?他一席話道出兩岸觀眾最大差別

2021-07-30 15:25

? 人氣

林昀儒戰敗樊振東,讓兩岸球迷都揪心

然而,兩岸之間真的已經陷入零和狀態了嗎?「決戰」的引信已經點燃所有領域的孔隙了嗎?恐怕並非如此。以乒乓球項目為例,台灣選手林昀儒對戰中國球王樊振東,激戰七局,令兩岸球迷觀眾同時為之揪心。儘管中國球評侯英超稱「樊振東的打法是以暴制暴」,而「樊振東以暴制暴」的話題在微博閱讀量已達2.7億、討論次數也有8.4萬,但中國網友沒有把這場比賽視為「敵我矛盾」,甚至微博上很多人替林昀儒的精彩表現喝采;而包括林昀儒、鄭怡靜等台灣乒乓球好手,更是在中國參加訓練,廣受中國乒乓球界的矚目。又如台灣乒乓球老將莊智淵出賽東京奧運,中國大陸也轉播了比賽,評論員激動地說:「中國年輕的球員應該多向他學習拚搏精神與冷靜」。相較於台灣輿論對於中國的「同仇敵愾」,中國輿論反倒以較為理性平靜的心情來看待兩岸的體育切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可否認,奧運會本身就是當代民族主義的產物之一,無論選手或看客,也都會抱持著「為國爭光」的心態來看待輸贏。但奧運會或體育競賽真正精彩之處,又不僅僅在於勝負,更包含了如同《奧林匹克憲章》所強調的精神:「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本屆奧運會多次「中日大戰」,中國網友義憤填膺,但中日兩國的乒乓球交流其實歷史悠久,許多運動員在賽場之外都是好朋友。

台灣在兩岸的風口浪尖上,更需要用正面、健康的態度來面對在台海戰爭風險夾縫求生的和平友好種子。台灣政治人物為了選票不可能放棄任何渲染民粹的機會,但民眾其實不需要隨之起舞,奧運會競技背後說明了,兩岸之間仍然蘊藏了豐富的友善之窗,就看人民選擇要打開來、還是要關起來。

文/張鈞凱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多維新聞(原標題:林昀儒對決樊振東:兩岸可以不用「以暴制暴」)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