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麵,可以從煮15秒、15.5秒,一直做(實驗)到1分30秒。」他回憶,最高紀錄,曾一天煮了3千公斤的麵條。這過程只能不停試錯,找到最佳參數。
這台販賣機裡裝了約3百個感測器,測量溫度、時間和壓力。如今,不只拉麵,他們也已掌握越南河粉、台灣牛肉麵等近30種食譜的「黃金參數」。
「他能把食品前置製程做到,配合他的機器才有高效表現,」餐飲科技創業加速器扶田資本共同創辦人王心怡指出。
半導體出身的林志鴻,研發成功後,便進行專利布局。同時,核心技術如材料烹煮細節,仍掌握手上,加熱系統自行組裝。
鎖定矽谷人脈,打進特斯拉
機器做好只是第一步,如何說服市場採用,又是另一大挑戰。
林志鴻先鎖定較願意採用新技術的矽谷新創,打響口碑。(延伸閱讀:老臣結黨、黑函攻擊⋯32歲少主如何翻動69歲老廠?)
他先找出新創公司的痛點,提升人才的效率。「在美國,開車出去吃飯,來回至少2小時,我幫你省下這時間。」他說。
林志鴻也透過他在矽谷的人脈和LinkedIn四處推銷,好不容易,花了2個月才把特斯拉員工餐廳負責人約出來吃拉麵,1週後,對方決定導入。
創新,往往來自不同領域的結合。林志鴻沒有餐飲背景,反而讓他跳脫框架思考,但如何在口味和成本取得平衡,將是他未來艱辛的挑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文/張庭瑜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