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富爸爸,如何靠自己能力脫貧翻身?過來人曝想要擺脫窮二代困境,一定要想通的3件事

2021-07-21 10:26

? 人氣

作者認為,出身貧窮家庭也別輕易放棄,人生到了終點線才能定勝負。(圖/取自PAKUTASO)

作者認為,出身貧窮家庭也別輕易放棄,人生到了終點線才能定勝負。(圖/取自PAKUTASO)

這幾天看到一則FB上分享文「月經貧窮」,報導中指出在社會角落裡有一群最貧困的女子們,因為沒錢買衛生棉,每個月有4~5天必須穿著黑褲子到校上課,或躲在垃圾桶旁邊,只因為害怕旁人聞到身上經血凝固後的異味。文中提到有位母親,一個月中會有兩天不吃飯,就為了讓姊妹兩人有衛生棉可用,同樣身為母親的我,眼裡的淚水早已打轉不斷落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另一群最貧困的男孩們,通常是因為父母離異造成隔代教養問題,孩子無法適時得到親人的愛與關懷,從小就在街頭流浪,最後大多輟學選擇加入幫派,從此走進一條不歸路。

貧窮讓人的生活變得不堪,為什麼貧富差距問題,在富裕的台灣始終無法獲得改善?

小黛生長在物資貧乏的60年代,我的父親是位樸實的公務員,母親是位家庭主婦,上有高堂,下有三個孩子嗷嗷待哺,所以父親的經濟負擔非常沉重。嚴格的家庭教育讓我們三個兄妹沒有機會在外面遊蕩,也因為看到父親的辛苦,從小我就立志要出人頭地,要脫離「貧」所帶來的困苦。我相信,出生在5、60年代這一群,很多人從小就想要賺大錢成就大業,所以創造台灣這幾十年的經濟奇蹟;相反地,有更多的人還在努力掙扎著,無助的單親媽媽、弱勢族群、低層的勞工們,只能跟貧窮繼續拉扯著。

有些人面對貧窮會感到束手無策,但有些人卻選擇勇敢面對,因為不願意讓「貧窮」絆住自己和下一代。因緣際會認識了今年才24歲的阿忠,現在他和念餐飲的弟弟一起開了三間便當店,另外和朋友合資開了五間自有品牌的飲料店,同時也抓住健身商機,結盟南部的教練們合作賣起健身餐飲。聽完阿忠的事業版圖,我除了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我更想了解當許多同齡的年輕人,還在父母羽翼下吃喝玩樂時,他卻選擇拼了命賺錢。

阿忠說:「就是想要脫貧,我現在必須負擔整個家族的生活費用,包括和負債。」

「剛開始因為不想再成為父母的負擔,國中畢業後我選擇進入中正預校讓國家養,軍事的磨練讓我更早看清楚社會的現狀,沒錢、沒勢什麼都不用談。」

「預校畢業後唸了一年的軍校,因為不合理的學長制讓我決定休學;於是我到處打工,在17歲時開始自學做起外匯投資,並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因為提前接受社會的洗禮,讓我了解到人脈的重要性,社會人脈讓我有更多的機會開創商機。」

講電話 業務 契約 寫字 上班族 保險(圖/取自Pexels)
(圖/取自Pexels)

聽到這裡,我的眼睛都亮了,深怕中間有落掉任何一段精彩的故事。相較於同齡的年輕人,阿忠顯得非常早熟,而且腦袋靈光、有想法、有執行力,知道如何找資源。他的便當店大多開在科學園區附近,所以結識許多園區的工程師、企業高管;他透過直銷組織概念,串聯自由健身教練的網絡。阿忠為了壯大自己的事業版圖,開始上課學習商業發展的知識,他跟我說:「小黛老師,我希望未來讓公司上櫃,上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淑華(小黛)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